趙明慧

摘要: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應行業發展、具有良好職業能力的應用型投資學專業人才。本文立足于XXX大學投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認為投資學專業綜合實訓項目應該以課程群為依托,以職業要求為導向,構建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投資學;綜合實訓;教學體系
十九大報告中對地方本科高校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首次提出了“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論斷。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應該以職業要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因此提高實踐課程比重、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地方高校的投資學專業,主要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應該具備處理金融投資、項目投資、理財咨詢等投資實務及資本運作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投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中實訓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前三年主要是以掌握課程內容為目的課內實訓,大四則是執行培養職業能力為導向的綜合實訓教學項目。
一、XXX大學投資學專業綜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綜合實訓體系課程構建思路
1.以就業為導向,明確專業能力要求
通過對XXX大學投資學專業學生主要就業領域和崗位進行分析后,認為本專業學生應具備以下四個層次的能力:專業一般能力、基礎能力、核心能力、擴展能力,具體包括宏觀經濟綜合分析能力、資本運作能力、投資決策能力、理財規劃能力、金融營銷策劃能力等。
2.以課程為依托,重組專業課程群
投資學專業所學專業課程較為全面,很多課程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課程內容具有相似的邏輯,因此可以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又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課程編排到一起,構成一個“課程群”,統一進行實訓項目課程的設計。例如,XXX大學投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需具備資本運作能力,因此可以將“投資銀行學”、“公司金融”、“項目融資”等課程整合為投行基礎理論與實務課程群,基于該課程群建立投資銀行綜合業務實訓項目。針對投資分析能力,可以將“資產評估”、“財務報表分析”等課程整合為企業經營管理課程群,基于該課程群建立企業整體價值評估實訓項目。
以XXX大學為例,投資學專業廣義實訓結構體系的設計思路是:在前三年的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中強化課內實驗實訓,教會學生正確使用相關實驗軟件和一些數據處理的方法,獲得投資分析、理財咨詢等專業技能;在第四年以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綜合實訓,將前面各個實驗實訓環節進行對接,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
(二)綜合實訓體系課程構建
綜合實訓區別于課內實訓,課內實訓主要目的是掌握課程知識點,而綜合實訓則是在經歷了前期課內基礎技能訓練的前提下,增加投資學專業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等實踐課程,學生根據實訓任務書的要求和實訓指導書的提示,自己選擇實訓方式并設計實訓方案,最后形成完整的實訓報告。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綜合性和連貫性的實訓項目,或由淺入深,或按工作流程進行,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學生某項技能。為了實現投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我們對XXX大學投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如證券投資、企業的投資策劃與決策、財富理財、風險管理與控制)進行了調研,走訪了相關企業,并安排相關教師進入企業學習,將學生以往所學課程及崗位要求能力進行了對接,構建了一套綜合實訓項目教學體系并進行了實踐,見表1。其中對于專業一般能力的訓練貫穿于整個實訓教學課程中,因此沒有單獨設計課程。
二、XXX大學投資學專業綜合實訓教學體系的實踐
(一)實訓條件建設
實訓教學要以必要的硬件作為支撐。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實訓設備、軟件、實訓課程資料、考核規章制度等方面。目前XXX大學的設備及軟件均可滿足投資學專業基本的實訓需求,但可以考慮加大前瞻性的軟件配置,滿足綜合性實訓教學需要。同時還應該對加強實訓教學管理和考評制度的建設,有些高校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教師和學生對于實訓態度敷衍,實訓效果大打折扣;實訓教學的考評也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對于實訓課程資料,應該根據行業新產業、新崗位、新要求進行及時開發與更新,滿足企業業務結構升級的需求。
教師的配備亦是決定實訓質量的關鍵因素。地方高校很多教師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實踐教學的培養,因此在配備綜合實訓項目教師時,不能拘泥于其專業背景和其平時所講授理論知識,應更看重其校外工作經歷與實訓課程的匹配程度。另外,對于缺乏實踐經驗的年輕教師,可以安排到企業中進行掛職,學習并積累相關實訓項目的實操經驗,并將其與學校具備的硬件條件結合,根據課時量加以調整,以實現學生專業能力與企業需求的對接。
(二)解決的教學問題
1.通過投資銀行綜合業務實訓模塊,使學生掌握我國投資銀行在企業改制、證券發行、承銷與上市、證券經紀、并購、資產管理及風險投資等活動中開展的業務,借此加強對投資銀行的業務種類及操作流程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資本運作與資本營運的能力。
2.通過企業整體價值評估實訓模塊,使學生能夠通過探討公司整體價值評估方法的具體運用,為投資者、股權研究部門、行業人士等提供價值評估分析參考,為管理者進行價值管理提供有益借鑒。
3.通過投資組合管理實訓模塊,使學生掌握個人客戶投資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的基本方法,能夠在可投資的資產類型之間分配資金,進而構建投資組合,并對構建的投資組合進行優化,最后能夠對投資組合的業績進行評價。
4.通過投資項目評估實訓模塊,使學生能夠完成一系列的分析和評估,對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投資、融資、選址、收益、風險等進行評估,給予項目的執行人員一個大體的前景預示,判斷項目是否真正切實可行。這門課程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們能夠獨立完成單個投資項目的完整評估。
5.通過金融類業務運營能力綜合實訓模塊,鍛煉并提升學生的金融市場分析預測能力、對最新金融理財產品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對金融行業營銷項目的策劃能力。
(三)對實訓效果的評價
預期通過五大綜合實訓模塊,學生能夠基本了解不同工作崗位的內容,能夠獨立完成對某一項目的可行性評估、撰寫并購方案、完成個人資產組合配置方案設計、企業整體價值評估報告等。對于實訓效果的評價主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維度出發。從教師角度對實訓教學效能進行評價,主要檢測實訓課程在具體執行中是否偏離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和崗位設置需求,實訓教師是否嚴格執行了實訓教學規程和成績考評辦法等。通過對本專業實訓教師的教學評價分析,認為教學效能較高。除了較為嚴格的實訓教學成績評定外,學生的實訓效果主要通過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理論水平等等方面進行評價。從企業對學生實習情況的反饋來看,XXX大學投資學專業學生基本具備了完成崗位工作的能力,并且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和較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在企業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三、結論
XXX大學投資學專業主要服務于地方經濟金融建設,是一個對理論知識和實踐創新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綜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應立足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行業需求角度出發,并在實踐中根據行業更新和企業反饋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完成對投資學專業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馮宇,陳婉霞.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投資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 (28).
[2]陳婉霞.獨立學院應用技術型投資人才培養研究[J].科教文匯,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