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美
摘要:提高工作質量是內審工作不懈的追求目標。本文以2013年11月份濱州市審計局對濱州交運集團2012年度及2013年1-10月份內審工作質量的現場評估作為案例,進行研究,得到一些啟示。主要談了本次評估暴露出的內審質量問題以及形成原因,及針對質量問題采取的一些措施。本文通過質量評估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揭示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可以有效推動內審工作的改進,規范內審工作,提高內審工作質量。
關鍵詞:內審質量評估;內審工作質量;提高
工作質量的高低尤其重要,內審工作也不例外。內審工作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工作可以有效推動內審工作改進,規范內審工作,提高內審工作質量。
該單位2012年度實施并完成的審計項目計178項,其中財務收支審計79項,效益審計34項,經濟責任及內部控制審計3項,基本建設審計7項,專項重點審計7項,工資總額控制管理審計27項,資金及票據管理現場審計10項,投資終結審計1項。由于受方方面面因素影響,包括集團公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實施的審計模式以及內審人員綜合素質等等,單位內審工作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亟需改進的地方,內審工作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
一、內審質量評估相關概念
(一)內審質量評估的涵義
質量評估是由具備專業勝任能力的人員,以《準則》為標準,對組織的內部審計活動進行檢查,評價內部審計的管理和實施情況是否遵循《準則》,同時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幫助內部審計機構更好的履行職能,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增加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二)內審質量評估辦法的實施
2012年《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辦法(試行)》和《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試行)》的頒布實施,為進一步“規范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工作,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推動內部審計職業化發展”保駕護航。
內審質量評估的主要作用旨在提高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履行職責的規范化水平,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二、交運集團內部審計質量評估的現狀分析
(一)評估方法和程序
2013年11月22日至23日,審計局評估組對交運集團2012年至2013年10月份的內部審計質量情況進行了現場評估。
現場評估工作采用了座談、調查問卷、查看相關資料等方法。評估依據為《2012年度濱州市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標準體系》(以下簡稱標準體系),評估的范圍包括了2012年度的各種內部審計業務以及截止2013年10月底的審計制度和程序。
(二)評估標準和體系
評估組參照標準體系的評估標準,通過抽查部分審計項目對內部審計環境、內部審計業務和內部審計成果三大類別進行了量化評分。評估得分情況如下:
1.內部審計環境
基本分滿分40分,評估得分58分,其中加分24分扣6分。
2.內部審計業務
內部審計業務基本分滿分60分,評估得分30分,扣30分,無加分項。
其中第(2)項:審計質量體現基本分滿分30分,得6分。
縱觀整個評分結果該項得分最低,無加分項,扣分項較多。按照《標準體系》規定的審計業務質量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①審計計劃:年度審計計劃的編制、審核、批準項目審計計劃和審計計劃方案程序等不夠規范。
②審計通知書:未按照《審計準則》規定要素編制并發送,主要是以電話形式、會議書面通知告知被審計單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的權威性、規范性、有效性。
③審計方案:審計方案編制不規范,指導性作用缺失。
④審計工作底稿:編制格式不統一,記錄不夠規范。
⑤審計證據:抽查審計證據發現有的審計項目以原始單據復印件或者手抄數據單為主,缺少原始單據的采集,缺少相關人員、相關負責人的簽章認可。
⑥審計報告:撰寫的報告格式不統一,不符合審計報告文書規范。多數報告存在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缺少要素的情況。
3.內部審計成果
評估標準中內部審計成果評估得分15分。
(1)截止2013年10月底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遵循和依據的為以前年度制定的內部審計企業制度和辦法。2012年至今本行業、本部門、本單位未有頒布和實施新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所以審計促進建章立制方面不得分。
(2)審計信息、科研成果被采用情況得2分。
(3)內審先進榮譽稱號情況得3分。
(三)評估結果評價
本次評估工作,得分最低的為第2項內部審計業務,得分較低為第3項內部審計成果。通過以上量化評分得出如下評估結論:內部審計工作總體遵循《準則》要求,審計組織架構、審計管理、審計技術方法及審計流程與《準則》要求基本一致,內部審計活動符合貴公司實際并得到有效執行,無明顯瑕疵,基本實現了本企業的審計目標。但是內審工作存在的質量問題在本次評估工作中暴露無遺。交運集團審計監察處按照評估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學習和總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具體改進日常的內審工作質量。
(四)目前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存在的問題
通過內審質量評估工作的開展,能夠比較直觀的暴露出日常內部審計工作中忽略的不被注意的一些質量問題。主要問題有:
1.審計基礎工作不夠規范,包括審計計劃、審計通知書、審計方案、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審計檔案等基礎要素及相關程序和資料。
2.作為本企業的內部監督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內審業務成果總結意識淡薄,雖然對審計出的問題和事項進行了及時反映,但是未定期將審計業務發現的問題進行歸類總結。
3.調查問卷可以看出,企業員工了解內部審計工作不是很多,內審宣傳工作力度較小,宣傳意識不夠,導致內審影響力不夠。
4.內審人員參與業務培訓、內審科研調研、內審項目評優活動參見較少,導致內審理論水平提高較慢。
三、改進企業內審工作質量的措施
作為企業的內部審計監察部門,應該根據發現的問題,統一認識,并進行認真總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內審人員專業勝任能力
1.加強審計理論以及專業知識的學習,學中干,干中學;
2.科室每周召開一次業務案例探討交流會,理論聯系實踐;
3.外出向內審工作有成效的單位學習先進經驗;
4.參加省內審協會組織的相關學習培訓;
5.根據自身工作、業務性質、工作能力篩選相關內容,通過網絡、專業書籍、外出專業培訓等多種形式展開學習。
(二)加強基礎規范工作,設定內審工作流程
按照2014年新出臺的內審具體準則及濱州內審協會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標準體系,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完整適用的內審工作流程。
從審計計劃的制定、審計通知書的下發、審計方案的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審計證據的搜集整理、以及審計報告的撰寫等,逐一進行規范。
(三)加強工作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內審工作影響力
目前大部分企業實現了信息化、網絡化辦公,應該充分運用這些平臺積極宣傳內審工作,讓每一位員工了解企業內審工作,形成人人了解內審,人人支持內審的良好氛圍。積極向審計機關以及內部審計宣傳媒介提報內審工作信息宣傳稿件,擴大企業內審的影響力。
(四)加強總結業務成果意識,提高內審理論水平
定期、不定期將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需要改進或者整改的審計事項進行歸類及綜合分析,整理形成報告,提報董事會、董事長,逐漸養成對日常工作及時、主動總結整理的良好習慣。積極參與省市內部審計協會組織的內審人員業務培訓、內審項目評優等交流活動,提高內審人員的綜合能力,逐步提高內審理論水平。
四、結束語
通過本次內審質量評估工作的開展,立足本企業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以及短板。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以本次評估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和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從而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在加強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等方面有效履行職責。大力抓好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努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內部審計質量評估辦法(試行)》.
[2]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中國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手冊(試行)》.
[3]濱州市審計局關于對山東濱州交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部審計質量的評估報告.
[4]梅瑞琪.中德內部審計準則下的質量評估體系比較[J].中國內部審計,2014 (02).
[5]金劍銘.內部審計質量評估案例研究[J].新會計,20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