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指導老師:孫德仁
(山西省河東中醫少兒推拿學校,山西 運城 044000)
少兒增高保健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辨證論治為原則,運用手法技巧在少兒體表特定部位或穴位,通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扶助人體正氣,改善五臟六腑功能,促進少兒的骨骼發育,增加少兒身高。
人的身高雖然受種族和父母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實踐證明,后天因素也不容忽視,被稱作助長方式。助長方式可讓孩子充分發揮自身遺傳所賦予的增長身高的潛力,在還未停止生長之前,通過充足均衡的營養供給,正確的少兒推拿保健調理,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助長,讓孩子每一年多長出3~5 cm,2~3年的時間,多長高10 cm以上。因此,身高先天不足的孩子,通過后天的努力,也能科學長高。這也是少兒推拿在兒童增高保健的終極目標。
西醫認為影響身高的因素有種族、遺傳、營養、生活環境、疾病等。在諸多影響因素中,除種族和父母遺傳外,后天因素如營養、體育鍛煉、睡眠等對身高的影響也尤為重要。
1.1 骨的生長 身高指從頭頂至足底的全身高度,由頭、脊柱、下肢長度構成,故身高的發育是由骨骼的發育決定的[1]。骨骼的生長發育快慢或能長到什么時候,一方面與骨細胞的分裂有關,另一方面與分布于骨頭兩端的促進骨細胞分裂的生長板有關。生長板又稱骺板,在熟睡時受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類似中醫所說的“天癸”)刺激,不斷增生出軟骨,新生的軟骨鈣化后形成硬骨,使骨骼增長、增寬。骨骼的生長不是勻速的,2歲以前和青春期是骨骼發育的兩個高峰,青春期以后骨骺生長板關閉,表示骨骼已經發育成熟,骨頭不再生長,身高也不會再增加[2]。
1.2 營養、運動、睡眠 少兒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營養供給比例恰當,可使生長潛力更好地發揮。出生后如果營養不良,尤其是第1~2 年的嚴重營養不良可影響體重、身高及智力的發育,使身體免疫、內分泌、神經調節等功能低下[3]。經常參加適宜長高和健腦的體育鍛煉,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骼肌肉和腦細胞得到充足營養,使骨骼變粗、骨質密度增厚、抗壓抗折能力增強。此外,也可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肌肉、大腦發育得更好。睡眠不僅可消除疲勞,而且人體在進入睡眠后,生長激素分泌比平時旺盛,且持續時間較長,有利于長高。因此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
早在《黃帝內經》中已對骨、骨的生長及骨與五臟的關系有了明確的認識,“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也”(《素問·宣明五氣篇》);“骨為干”(《靈樞·經脈》),骨是支架,支撐人體,保護內臟,骨為立身之主干,內藏精髓,與腎氣密切相關。“腎者水也,而生于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素問·逆調論篇》);腎生髓于骨腔中:“髓者骨之充也”(《素問·解精微論篇》),說明髓能使骨骼強壯、增長,髓有促進骨的生長發育的作用。“腎主骨”(《素問·宣明五氣論篇》),在生理上,腎藏精,精能生髓,髓以養骨,故骨髓的生長、發育、修復等均有賴于腎中精氣的滋養,髓不足則不利于骨骼的生成。《黃帝內經》中“其充在骨”(《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腎生骨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均說明腎中精氣充盈,才能充髓養骨。
中醫認為骨骼的生長發育、修復均有賴腎精的滋養。若腎精不足,骨髓空虛,可致骨骼發育不良,如少兒囟門遲閉,骨軟無力,生長緩慢。骨骼的生長發育,亦需氣血的濡養。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脾運化的精微物質是化生氣血、腎精的物質基礎。脾運健旺,生化有源,腎中精氣得以不斷地培育和補充。精足則髓充盈,髓充盈則骨得滋養,骨得滋養自能增長、增粗[4]。因此,健脾益腎是促進少兒骨骼生長發育,增加少兒身體高度的關鍵。
健脾益氣,補腎益精,強筋壯骨。
補腎經300次,補脾經300次,神闕靜振法10 min,按揉足三里48次,揉涌泉300次,捏脊3~8遍,點按腎俞、委中、三陰交、昆侖各48次,活動6大關節各6次。
補腎經、揉涌泉、神闕靜振法配合可補腎益精,生髓充骨;補脾經、按揉足三里、神闕靜振法配合可調和脾胃,健脾助運;捏脊療法可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可雙向調節臟腑功能,具有寧神安眠的作用;點按腎俞、委中、三陰交、昆侖等穴亦可補腎強筋健骨。全方共奏健脾益氣、補腎益精、強筋壯骨之效[5]。現代研究證實,補脾經、按揉足三里、神闕靜振法可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證少兒對營養的吸收;捏脊,神闕靜振法,揉涌泉,點按腎俞、三陰交,可調節激素分泌,其中捏脊與神闕靜振法也可調節睡眠,同時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保證少兒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正常進行。脊柱既是支撐人體的骨性主干,又是腦、脊髓通向軀體各臟器、組織發出神經根的地方和通道,并調控自主神經分布的區域。故捏脊療法通過刺激這些神經的體表分布部位,可以影響內臟體液系統,改善和調節相應臟腑的機能狀態;捏脊療法也可促進脊柱發育,促進椎骨及椎間盤的血供,增強對營養的吸收。點按委中、昆侖,活動6大關節能夠促進各關節血液循環,激發軟骨板、骨細胞的成熟分化[6]。
中醫從天人合一的觀點出發,認為少兒的生長發育與自然界的生、長、化、收、藏,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息息相關,其本質是描述生命體伴隨時間的變化發生的一系列動態演變過程。因此,春夏兩季是少兒身體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增高推拿保健的關鍵時期。
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結合少兒生長發育特點,合理運用少兒推拿,作用于少兒形體,扶正祛邪,平衡陰陽,增強相應臟腑功能,促進少兒生長發育,輔助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和規律生活等調理方法,從而讓孩子的身高達到理想的高度。少兒推拿具有經濟、簡便、安全、少兒樂于接受等優點,在少兒的增高保健中具有一定的優勢。
[1]孫德仁.少兒推拿解剖生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43-44.
[2]孫德仁.少兒推拿兒科學基礎[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6-8.
[3]唐建華.兒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8-10.
[4]王晉.少兒推拿中醫學基礎[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40-76.
[5]孫德仁.少兒推拿手法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53-54.
[6]廖品東.小兒推拿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