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平,王子琴,馬顏紅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山西 太谷 030800)
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菌,分布廣泛且存活時間長,對濕、熱、普通消毒劑及消毒方法抵抗力強,是引起危重患者院內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之一。重癥患者一旦感染,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了解并掌握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原因,給予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于預防、控制鮑曼不動桿菌院內感染具有重要的意義。2016年我院重癥醫學科共發生15例鮑曼不動桿菌醫院感染病例,科室均采取了有效的干預措施,未發生交叉感染的現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選擇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2016年住院患者確診的15例下呼吸道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例,女5例;重型顱腦損傷8例,高血壓腦出血4例,胸腹部復合傷2例,食道癌根治術后1例。
1.2 檢測方法 醫生根據患者病情下達醫囑后,由科室責任護士采用配有痰液收集器的一次性無菌吸痰管,采集患者深部痰液,半小時內及時送化驗室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科室醫生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檢驗結果做出感染診斷。
2.1 加強相關人員培訓 科室采取小講課、教學查房、現場示教、應急預案演練等形式,有計劃地開展培訓。培訓人員包括醫生、護士、保潔人員、探視人員、實習進修人員。培訓內容包括手衛生知識(重點是手衛生的概念、必要性、洗手指征、六步洗手法)、鮑曼不動桿菌相關知識(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研究進展)、消毒隔離措施、抗生素的規范使用、醫院感染暴發的預防控制。通過多種形式反復培訓,不斷提高大家的認識,引起足夠重視的同時,便于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2 細化制度,規范流程,責任到人 根據科室日常質量控制檢查的結果,經過院感質控小組的討論,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采用5W1H的方法,制定符合科室實際情況的制度流程,每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時間、人員,統一標準,便于落實。如科室新定的制度有重癥醫學科墩布管理制度、重癥醫學科探視衣管理制度、重癥醫學科隔簾清洗制度、重癥醫學科病區清潔制度、重癥醫學科病區開窗通風制度。這些制度看似普通簡單,但使科室的日常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2.3 制度落實常態化 ①嚴密監測易感人群,合理使用抗生素,規范采集化驗標本,對所有患者及所有操作均做到標準預防,如遇血液、體液可能發生噴濺時醫務人員須穿隔離衣,戴防護面罩,避免污染。②科室一旦發生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病例,護士長利用微信平臺通知科室每位成員,當班醫生在長期醫囑單內下達“接觸隔離”醫囑,責任護士在患者腕帶、病歷夾、床頭卡以及一覽表上做好“接觸隔離”標識,并將“接觸隔離”列為床旁交接的內容,當患者外出檢查、手術或轉科時,在通知單的左上方用紅筆標記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標識。③科室每兩張床之間安置1套洗手設備,每張床床尾及治療車上、探視人員入口處均放置1瓶快速手消毒劑,便于工作人員及探視人員進行手衛生。感控護士使用手衛生依從性調查表不定時進行調查,并利用晨會通報調查結果,形成科室相互督促的氛圍,穩步提高大家的手衛生執行率和正確率。④與患者直接接觸的醫療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簡易呼吸器等要專人專用,并及時進行消毒處理。不能專人專用的醫療器械、器具等要在每次使用后及時消毒。抹布、拖把專床專用,用后及時消毒。患者使用的被、服有污染及時更換,置于雙層黃色垃圾袋內,做好標識送洗衣房單獨處理。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均按醫用垃圾處置。病區每日開窗通風2次,每次大于30 min。對患者加強基礎護理,每日床上擦浴1次,盡量減少細菌定植。⑤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盡量采取單間隔離,或將同類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隔離房間應當有隔離標識。不宜將該類患者與留置各種管道、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患者轉診之前應當通知接診的科室,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⑥加強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工作,提高患者免疫力。主管醫生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侵入操作,每日做好管路的評估工作,及時拔管,嚴格出入室指征,盡量縮短患者在重癥醫學科的住院時間。⑦做好各項數量質量統計工作,及時分析討論,利用PDCA質量管理工具,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通過實施一系列嚴格的干預措施,15例感染患者中11例痰培養轉為陰性,3例病情平穩轉普通病房,1例合并多臟器衰竭而死亡。科室未發生交叉感染的現象。
鮑曼不動桿菌是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醫院環境中,易在住院患者皮膚、結膜、口腔、呼吸道、胃腸道及泌尿道等部位定植。危重患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原因很多,患者因素有管路多、病情重、住院時間長、使用呼吸機、免疫功能低下、并發癥多、嚴重基礎疾病等;環境因素有患者多、病房單間少、天氣潮濕、通風不良、病區人流量大;管理因素有專科醫生欠缺、出入室指征掌握不嚴格、細節管理不到位;以及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營養支持不到位等。鮑曼不動桿菌引起的感染,呈現復雜性、難治性等特點,所以重在預防、控制。因此,必須人人重視,從各個環節入手,將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我院重癥醫學科通過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提高了醫護人員對鮑曼不動桿菌的認識,便于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利用5W1H方法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流程,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利用PDCA質量管理工具,使各項制度落實常態化,達到了持續改進的目的,全年未發生交叉感染的病例,為危重患者的治療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