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桂月
【摘 要】數、形是小學數學中兩個最基本的概念。數形結合就是通過數與形的相互轉化、相輔相成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它既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又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處于啟蒙時期的小學生應以形助數或以數解形,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來幫助理解數學,體悟數學,建構數學,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數學素養。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建構數學;形成素養
大家都知道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而小學生的思維是處于具體形象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采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使數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幫助學生掌握概念;使計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數學素養。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利用數學工具,數形結合,幫助理解數學
華羅庚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覺,形缺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本身就是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小學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的學具有很多,這些數學模型,都是學習數學的工具,能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數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常見的學具有以下幾種:實物圖、數學符號、幾何圖形圖片、小棒、鐘面、七巧板、釘子板、計數器或計數表等等。這些數學學具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具體形象的事物,有了它們的輔助,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就有了著眼點,在利用學具分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分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將學具與數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發展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跳傘表演》這課時,為了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我就借助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紅傘(14個)比黃傘(6個)多幾個:紅圓片代表紅傘,黃圓片代表黃傘。我指導學生在第一行擺了14個紅圓片,第二行擺了6個黃圓片。
紅傘:
黃傘:
求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就是求紅圓片比黃圓片多出的那部分。因此我們可以將上面一行的紅圓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和下面黃圓片同樣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下面黃圓片多的部分,只要從上面14個紅圓片去掉和下面黃圓片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下面黃圓片多的,也就是紅傘比黃傘多的個數,從而體會到抽象的數量關系,逐步學會解決相差關系問題的方法。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許多數學的原型,只要留心觀察,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材料,可以用來幫助學生學好數學,同時讓學生感悟身邊處處有數學,數學用處大,再者由于我們就地取材,學生對于這個“材”較為熟悉,因此學習效率就高。
二、利用畫圖策略,數形結合,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時常遇到已知信息是文字形式,部分學生解決問題時有困難,可借助“形”解決問題。即自畫圖理解題意、數量關系,“形”作為解決問題的幫手。如:小方參加演講,900個字稿件演講需用5分,要演講12分,大約需要準備多少個字的稿件?
5分900個字
12分?個字
學生看到圖就明白要求12分鐘大約能講幾個字,必須先求出一分鐘講幾個字。
又如:11匹馬,老大分 ,老二分 ,老三分 ,三兄弟為分馬為難。智者牽來一匹馬合在一起分,分完后,智者又牽回自己的馬。問題:不牽來一匹馬能分嗎?借助“形”解決問題,發現三兄弟的分率之和只有 ,還余 ,智者的馬還能牽回。
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對“數”與“形”之間的密切聯系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數與形本相依,焉能分作兩邊飛,數缺形少直覺,形少數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切莫忘,幾何代數流一體,永遠聯系莫分離。”數形結合符合人類認識自然,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
三、利用已有模型,數形結合,感悟數學
數學模型從廣義上說,泛指一切數學概念、數學理論體系、數學公式數學方程以及由此構成的算法系統;狹義上說,只有那些反映特定問題或特定事物系統的數學關系結構,才稱得上是數學模型。數學模型也是數形結合的形式之一,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舉一反三,類比遷移的作用,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思維的多維性和變通性,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中抽象的概念很多,這對具體形象思維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讓他們認識、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有的是很難的。為此,教師必須想一種策略,將難化易,將繁化簡,其中最好方法是用一個能較全面體現數特征的橋梁——數學模型化。如十進制的數的認識,對于實踐經驗太少小學生來說,又缺乏一些必要的數的概念形成實踐基礎,認識時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此,教學時可以通過計算器具體操作,并通過計數器上的數位表這一模型進行拓展轉化,使學生充分感悟較大數的意義、數的順序和大小、十進制計數法,以及數的一些運算性質、定律等,讓學生感悟數學結構性,從而對數學理解。為此,教師要多從建模的角度解讀教材,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建模思想,精心設計和選擇列入教學類容的現實情境,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建立模型,從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意引導學生生活現實中形成數學模型,還要引導學生會用數學模型去學習新知或解決問題。
總之,數形結合借助簡單的圖形、符號或圖表或已有模型,將抽象的數量關系具體化,把無形的解題思路形象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幫助學生感悟、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協調發展,建構起數學知識之間的體系,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形成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孫愛珍.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及其運用[J].吉林教育,2004(5)
[2]李裕.發揮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功能[J].教學研究,1999(3)
[3]張順燕.數學的思想方法和應用(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