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淑博
摘 要:環境藝術是一個城市個性風貌與氣質最為突出的載體。無論是在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或者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當中,都展現著環境藝術的重要地位。色彩是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的靈魂,“是設計師的語言”。我們在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和工作中,都必須加強對于色彩的研究,尤其是重點研究色彩的特征及搭配方法。
關鍵詞:環境藝術;色彩設計;特征;搭配方法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174-013.3
人類工作和生活在一個城市的環境當中,環境就成為城市中重要的構成元素。環境藝術也就成為一個城市個性風貌與氣質最為突出的載體。無論是在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或者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當中,環境藝術設計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色彩是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的靈魂,它有著變幻莫測的神奇力量,對人類的心理和生理都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因此,人們都說“色彩是設計師的語言”。所以,我們在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和工作中,都必須加強對于色彩的研究,尤其是重點研究色彩的特征及搭配方法。
一、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能對人類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在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無論是建筑設計還是室內裝飾設計,我們必須重視色彩特征,充分利用色彩的特性來為設計服務,從而實現我們的設計預期目標。
1.色彩的隱喻性。色彩的隱喻性是指通過色彩的設計,向人們傳遞一種文化、價值或者情感等審美信息。國內外很多著名的建筑,都通過色彩向人們表達它們的文化和價值,例如,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外墻的白色設計就向人們傳遞著藝術的高雅等信息。這種隱喻性是通過色彩來配合其建筑或者室內設計,從而達到這個目的。
2.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象征性是指在特定的文化當中,特定的色彩會向人們表達特定的意義指向。在中國文化中,紅色表示著喜慶和歡樂,黃色表示著尊貴和權力。在我國故宮的設計當中,就用了大量的紅色和黃色搭配。一方面是表達皇家權力和尊貴,另一方面是突出喜慶和歡樂。這種象征性更多的是和地區或民族中的文化相關聯的,這也是長期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傳承。
3.色彩的情感性.色彩的情感性可以理解為,人們在看到色彩時,對其心情的刺激和反應。簡單來說,色彩的情感性,可以體現為人們依據色彩所產生的心理情緒。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人們對于冷暖色系的劃分。比如,常見的暖色系顏色如黃色、紅色等,人們通常聯想到陽光、火焰等讓人產生溫暖的事物。而冷色系顏色如白、黑等,則讓人們想到白雪、黑夜等較為讓人感到寒冷或者心情不愉悅的事物。
4.色彩的地域性.色彩的隱喻性是地域性文化或者歷史在色彩表現上的聯想特征,是間接反映;而色彩的地域性則是地域性文化、歷史或習俗對色彩應用的直接要求。比如在中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尤其是在室內設計當中,必須對冷色系的顏色慎重利用,而多用暖色系的顏色,這是我國居民在傳統歷史文化影響下的顏色偏好。而歐美國家的居民可能就并不一定適應或者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中偏向于使用暖色系甚至大紅大紫的室內設計風格。
二、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搭配方法
色彩本身并沒有絕對美丑之分,“世界上沒有不美的顏色,只有不美的色彩搭配”。只有巧用色彩的組合方法,才能搭配出美感和和諧感,才能實現我們的預期設計目標。一般來說,環境藝術設計中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是色彩對比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對比,正是這一對比,確立了色彩存在的價值。有了色相,色彩的其它一系列對比才能得以展開。比如,常見的色相對比方法中就有同類色相的對比、對比色相的對比和鄰近色相的對比等。就同類色相的對比來說,同類色相是指色距很近的色相,同類色相的配置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調,又有色調冷暖、明暗、濃淡的細微變化,是一種“大同”中有“小異”的同類色調和方式。它具有平和、大方、簡潔、清爽、完整、靜寂的性格,也最能使環境色彩取得整體協調和完美統一。
2.冷暖對比.冷暖對比就是將暖色系(黃、黃橙、橙、紅、紅橙、紅紫等)和冷色系(黃綠、綠、藍綠、藍、藍紫、紫等)進行搭配使用,因為對比而產生較為強烈的心理沖擊和心理反應。比如,在城市建筑的外墻或者室內設計中,為了突出層次感、前進感或者進退感,而故意采用冷暖對比的方式,從而產生強烈的對比,而對人們的心理產生較強的心理暗示。
3.面積與色彩對比.無論是色調的形成還是色彩主次關系的調整,色彩的面積分布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一種色彩或以這種色彩為主構成的色調在畫面中占有最大面積時,畫面的色調就隨之形成。要改變一幅作品的色調,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改變色彩占有的面積。
當然,在色彩設計當中還有其他很多方法,比如明度純度對比等,方法不拘一格,但色彩的搭配方式和色彩選用還主要應以色彩設計的目的為指導原則。
參考文獻:
[1]戴佳楠.淺析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色彩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35).
[2]李葉芬.淺析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設計[J].安徽建筑,2016(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