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超
摘要:健康與促進類專業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學科,這與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等有著緊密聯系。健康與促進類專業生與其他專業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不直接給患者診斷治療某種疾病,而是幫助特定對象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并根據對象的身體情況和生活環境制定對應的健康生活方式,從而幫助服務對象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發生。本文著重分析了當前健康與促進類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和趨勢。
關鍵詞:健康與促進類;畢業生;就業前景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05-01
1.前言
健康管理與促進類專業最早出現在西方國家,近年來我國相關專業也得到迅速發展。2007年關于健康管理師的國家職業標準發布,標志著健康管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當前很多高校結合實際需要設立了健康與促進類專業,具體包括健康管理、醫學營養、中醫養生保健和心理咨詢等。
健康管理與促進的理念在于對特定個人或者群體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的干預,從而減少管理對象發生疾病的幾率。健康管理與促進的最終目的在于幫助管理對象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幫助管理對象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將傳統的被動護理健康轉化為主動的健康管理。
2.我國健康管理與促進市場的需求
西方歐美發達國家的健康管理已經相當成熟,以美國為例,數據調查顯示美國已經擁有31萬的專業健康管理與促進師,同時美國建立了與之對應的各種機構和設施,具體包括養老院、康復中心、專業醫院等,因此基本可以說,美國的健康管理發展成熟。我國在健康管理與促進方面的起步比較遲,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健康管理服務的比例為十五萬分之一,這一數據說明我國對健康管理與促進人員的需求量巨大。此外有研究指出,我國人群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亞健康,亞健康指的是人們處于疾病與健康之間的狀態,表明其生活質量較低,亞健康人群對健康管理與促進人員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1?老齡人群對健康與促進畢業生的需求。我國已經初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老年人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高齡人群身體機能退化,自身抵抗力較弱,更容易生病,而且某些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能力較差,需要由專人照顧。當前我國老年人的養老服務依然以家庭養老為主,以上海為例,90%的老年人在家庭自我照顧,7%的老年人到社區接受養老服務,還有3%的老人到相應機構養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老年人的養老管理有專門機構和對象,但是無論是家庭照顧還是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都不具有健康管理專業性,因此其管理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狀態。大量老年人需要專業的健康管理人員為其提供專業服務。
2.2?慢性病人群對健康與促進畢業生的需求。隨著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慢性病人群數量不斷增加,研究指出,我國各種慢性病人群已經達到2.6億。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而且需要專業人員對其生活方式、飲食起居等進行科學干預,這就是為什么慢性病人群需要健康與促進專業畢業生的原因。通過健康管理,可以幫助慢性病人群控制病情發展,降低醫療費用。當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和公共衛生人員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主要人群,但是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對健康管理與促進類人員的需要旺盛。
2.3?全體人群對健康管理與促進畢業生的需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人群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要求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積極主動。研究結果顯示,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預防大部分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癥,這一觀念得到普遍接受后人們對自身生活方式的改變更加積極。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在《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建立基本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體系。這充分說明人們的健康管理意識不斷增強,因此對各種健康管理與促進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也就更加巨大。
3.健康與促進類畢業生就業前景分析
參加老年人健康管理。基于我國龐大的老年人人群以及對健康管理的需要,健康與促進類畢業生可以到相關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服務,幫助老年人改善生活方式,加強對各種基礎性疾病的控制,提高生活質量。
參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針對慢性病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健康管理,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加強對自身健康的管理,從而有效控制病情發展,促進患者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參加全民健康管理。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管理的意愿更加強烈。因此健康管理與促進類學生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認識健康的定義,幫助人們結合自身需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從而有效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率,減少醫療負擔,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4.小結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為廣大健康與促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人群,他們特別需要健康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建議和指導,而科學的指導可以幫助他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這充分說明健康管理與促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是十分良好的。
參考文獻:
[1]?王麗麗,王茂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就業目標實現的途徑[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1):67-68.
[2]?張曉偉.淺談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與措施[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6):150-151.
[3]?陳珍.發揮生物類專任教師在大學生心理健康促進中的作用[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3,26(1):64-65.
[4]?謝義忠,何俊萍.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求職認知評價、就業不安全感對心理健康預測作用的追蹤研究[J].心理科學,2015,38(6):143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