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龍
摘要:“教師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師生間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保ㄌK霍姆林斯基)因此,我們的教學應進入學生的生命領域,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過程、生存狀態,讓學生的身心作為生命體參與其中,讓課堂凸顯生命關懷,充滿人文關懷,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模式;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55-01
1.優化課堂導入,關注學生的注意狀態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苯處熌芊褡ズ蒙险n的開頭,即上課伊始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握學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這對一堂課的成功至關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種學習者傾全力于學習的內部狀態。學生是否集中和維持這種心向并貫穿于整個語文課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之中,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習的效果。因為保持良好注意狀態的學生,總能認真專注、自始至終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當、精彩的開端。它猶如文章的“鳳頭”,雖小巧玲瓏,卻能安定學生情緒,誘發學生的感情,激發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進入學習情境中。課堂導入應該具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和簡潔性。
因為有針對性的導課能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富有啟發性的導課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新穎的導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導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簡潔性的導課能夠節約學生的聽課時間。
導課藝術講究的是“第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上”,它熔鑄了教師殫精竭慮的智慧,凝聚了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和學識修養,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包含著對學生生命價值的尊重。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課堂討論、質疑、聽講、思考、作業、合作等活動中去,學生的注意程度高。
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復習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蔽蚁耄Z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3.注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育也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如前段時期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所謂新概念,就是讓學生掙脫傳統作文模式的束縛,大膽開辟新路。我們最近的中考、高考題中也對創新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語文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可起到一定作用。課堂教學可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完善學生的思想品質。在議論文的寫作中,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反彈琵琶”寫一點與流行觀點唱反調的文章,如讓學生寫“見異思遷贊”“沉默真的是金嗎?”之類的題目,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作用。
4.優化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討論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師生之間溝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正如契訶夫指出的:“兒童有一種交往的需要,他們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來跟同學老師交談。”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造了這樣的環境。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各種形式,可以學會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和理解別人的看法,促使他們不斷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反思,從而大大地活躍他們的思維,拓寬他們的思路,激發他們創新的熱情。
小組合作的交往性學習活動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等社會性品質,并且可以使學生在相互幫助、愉悅、贊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分享到成功的喜悅。學生高漲的情緒、大膽的嘗試、親密的合作、心理的開發構成了一種相融的人際關系,這種良好的交往狀態有助于學生形成性格開朗、積極進取、與人親切交往、真誠合作等心理素質,真正有助于個體成長,煥發個體生命活力。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學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與凸顯,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和成長,才能真正凸顯生命關懷。
參考文獻:
[1]?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23+18.
[2]?胡瑋瑋,李繼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4):56-58.
[3]?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2(2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