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廣西 南寧 530000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采用經過多種壯藥制備液泡過的苧麻線,點燃形成珠火后直接灼灸于患者體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獨特醫療保健方法[1],筆者對近五年來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在臨床的應用、基礎研究情況進行綜述如下。
1.1 疼痛科
1.1.1 神經痛 白露等[2]單純用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癥神經痛,結果證明與西藥對照組療效相當,且輕手法組(每個穴位灸灼時間為1s內)比重手法組(每個穴位灸灼時間大于2s)療效更佳;唐漢慶等[3]用壯醫藥線點灸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3壯,配合針挑療法,挑刺陽陵泉、環跳,每天挑刺1次,連續治療2個療程后,35例坐骨神經痛患者總有效率為88.6%,明顯優于口服速效坐骨神經痛丸的對照組。
1.1.2 骨關節痛 梁春來等[4]觀察強腰活絡方聯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5例的近期療效,結果顯示總有效率達 95.6%,第 7、14、21 天疼痛 VAS 評分均低于單純采用壯醫藥線點灸治療。韓興軍等[5]應用藥線點灸治療頸型頸椎病,觀查即時療效,并與透皮淺刺治療做對比,結果發現藥線點灸治療后30min CASCS積分要低于對照組,說明藥線點灸對頸型頸椎病有確切的即時療效。覃香等[6]采取壯醫藥線點灸配合針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以內外膝眼、足三里、鶴頂、阿是穴為主穴,治療30次后,無論在SF-36評分、膝關節Lysholm評分、還是VAS評分改善情況都要顯著優于西藥治療。陳日蘭等[7]取梅花穴、腎俞、足三里為壯醫藥線點灸的主穴治療濕熱蘊結型痛風性關節炎30例,療效較好。
1.1.3 頭痛 范小婷等[8]分別對天、地、人三部的穴位進行壯醫藥線點灸治療經行頭痛,經期一周開始治療,連續施灸三個月經周期,獲得較好療效。
1.2 皮膚科 周俊琳[9]對30例慢性濕疹患者采用壯醫藥線點灸聯合龍膽瀉肝治療,取穴葵花穴、百蟲窩、血海、三陰交、曲池等,治療10 d后,總有效率為96.67%,隨訪3個月無復發。在急性濕疹的治療中,劉東華[10]單用壯醫藥線點灸取得較好的療效。在帶狀皰疹的治療上,游潞等[11]采用壯醫藥線點灸聯合外敷蛤蟆酊治療32例患者,取局部葵花穴(以皰疹為穴)、血海、足三里、關元、氣海、三陰交等穴,總有效率為 96. 88% ,療效優于西藥對照組。對于面部損容性疾病,曾均[12]用李東垣升陽散火湯聯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80例尋常痤瘡患者,穴位選取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治療8周后,愈顯率81.3%,總有效率95.0%,復發率8.0%。李艷玲等[13]用壯醫藥線點灸合消疣湯治療40例面部扁平疣,近期與遠期療效均較明顯。
1.3 內科
1.3.1 消化內科 張磊昌等[14]采用壯醫藥線點灸聯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療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23例,選用的穴位為天樞、氣海、關元、大腸俞,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總有效率達到95.6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歐丹鳳等[15]單用藥線點灸治療氣郁質型功能性胃腸病,能有效改善30例患者氣郁體質指數,胃腸道不適癥狀也得到消除。
1.3.2 呼吸內科 吳大斌[16]用益氣固本湯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支氣管哮喘患者50例,并將西醫常規治療作為對照組,結果治療組在改善主要癥狀、體征方面優于對照組,并且血清中IL-4水平的降低也優于西藥西醫常規治療。
1.3.3 神經內科 韋羨萍等[17]將60 例腦卒中伴偏身感覺障礙患者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獨活寄生湯,并配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穴位常以患側手足陽明經為主,治療總有效率為 93.3% 。
1.4 兒科 彭定玉[18]取下臍下、水線、發旋、臍外環、腎俞、足三里、水泉進行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小兒遺尿癥30例,結果痊愈20例,顯效6例,有效3例,有效率為93.3%。張曉春等[19]將壯醫藥線點灸應用于外感發熱患兒,選取背八穴治療3d后統計療效,結果發現體溫38.5℃以下者,單用藥線點灸退熱效果優于物理降溫;體溫高于或等于38.5℃者,在口服西藥的基礎上加用藥線點灸治療的效果優于單用西藥退熱。黎兆宏等[20]單純將壯醫藥線點灸應用于小兒腹瀉的治療中,主穴取臍周四穴、天樞、水分、氣海、足三里,總有效率為96.7%。
1.5 婦科 辛秀團[21]利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消瘀散結,行氣活血的功效,穴取關元、中極、氣海、子宮等,配合內服逍遙舒坤湯共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結果總有效率為93.33%,療效明顯好于服用婦科靖膠囊。方剛等[22]采用壯醫藥線點灸聯合壯藥助卵湯治療40例排卵障礙不孕癥患者,并與采用枸櫞酸氯米芬治療的40例患者對比,結果表明該療法能改善患者的癥狀,增加優勢卵泡個數及主卵泡直徑,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總體療效優于西藥組。
1.6 外科 李峰等[23]用壯醫藥線點灸腎俞、會陽、次髎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綜合癥,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少。伍偉一[24]對40例腎結石患者采用排石通淋方外敷后壯醫藥線點灸治療,點灸穴位選阿是穴、脾俞、腎俞、腰陽關、中脘、豐隆、太沖諸穴,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2.5%、87.5%。黎嘉等[25]采用圍針配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20例,點灸腫塊處梅花穴及肩井、乳根,總有效率為100%。
1.7 五官科 張喜娟等[26]采用壯醫藥線點灸配合穴位埋線治療53例過敏性鼻炎患者,方法在所取穴位1cm范圍內呈梅花形點灸3壯,療程結束后,總有效率達到94.3%。黎玉宣等[27]將壯醫藥線點灸結合耳穴貼壓應用于50例雙眼近視的青少年患者中,每天治療1次,10d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為86.0%,有效地提升視力和改善屈光度。
2.1 抗炎 有研究發現,壯醫藥線點灸療法能明顯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炎癥指標ESR、CRP,同時明顯降低血漿的致炎因子IL-17、IL-23水平,進而使病變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擴張,大量血管內血漿性液體滲出,重新調整了局部微循環,達到了消炎止痛的作用[28]。
2.2 促進血液循環 前列環素2(PGI2)與縮血管物質血栓素A2(TXA2)的平衡以及一氧化氮(NO)與內皮素(ET)的平衡在血管重構和調節血管舒縮等方面有重要意義。壯醫藥線點灸干預血管應激損傷的大鼠模型后,可以糾正其PGI2/TXA2及NO/ET失衡的病理狀態,逆轉氧化應激損傷造成的血管增生,促進血液循環[29]。另外,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干預后可以使痛經患者異常的 PGE2含量增高,使PGF2α含量及PGF2α/PGE2下降,有效抑制子宮平滑肌痙攣性收縮,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狀態,從而發揮止痛效應[30]。
2.3 抗氧化 氧化損傷可導致機體細胞功能損害,導致細胞凋亡,從而表現出衰老的特征。而SOD、GSH-Px活性以及ROS、LF、MDA水平可以反映機體脂質過氧化的程度及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干預后ROS、LF、MD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SOD、GSH-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可以從提高抗氧化能力、減少氧化產物生成以及增強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發揮抗衰老作用[31]。
2.4 調節免疫 帶狀皰疹好發于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群體,人體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后,其發病和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很大的相關性。機體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免疫效應中,T 細胞參與帶狀皰疹的發生發展及轉歸。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干預可以使帶狀皰疹患者的 CD3、CD4的水平及CD4/ CD8比值可以得到明顯提高,接近正常水平。從而說明說明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治對T 細胞亞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通過對患者免疫系統的良好調節作用而發揮療效[32]。
2.5 調節內分泌 抑郁癥的發病因素之一是壓力應激,應激反應的主要特征是增強的神經內分泌反應,其中以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終端的腎上腺皮質分泌的應激激素-糖皮質激素增高為顯著特征。研究表明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干預后能明顯降低血漿的SP含量,增加神經肽的含量,通過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從而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33]。
2.6 神經保護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的發病可能與神經原炎性損傷病變進展有關。有研究發現[34-35],壯醫藥線療法能夠很好地調控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R)通路典型亞型JNK、p38MAPK基因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促進受損細胞與正常細胞功能恢復,因此壯醫藥線點灸療法能對周圍神經起到保護作用。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具有抗炎、抗氧化、促進血液循環及血管重構、調節免疫、內分泌,神經保護及修復的作用,該方法結合了灸法的溫熱與藥物對穴位的共同刺激,且灸具簡單,操作方便,療效快,經濟實用,廣泛的臨床應用和逐漸增多的基礎研究使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得到迅速的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臨床研究中沒有統一的操作規范,手法輕重、每次每穴的灸量、選穴依據等都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大部分研究臨床觀察樣本偏小,缺乏治療后遠期療效的觀察及長期隨訪;相對于大量的臨床報道,基礎研究仍遠遠不夠,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