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總醫院,山西 太原030053]
子宮肌瘤好發于30~50歲女性,屬于良性腫瘤,一般早期患病時,臨床癥狀具有隱匿性,基本無癥狀,當臨床出現月經不規律、經血量較大甚至出血不止就醫時確診[1]。子宮肌瘤與卵巢囊腫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且病情較為復雜,在明確診斷后有利于后期給予患者對癥支持治療,促使患者身體健康快速恢復。目前臨床對于兩種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是多層螺旋CT,其圖像后處理功能較強大且分辨率較高,與超聲檢查相比,能更好的展示病變細節(病變位置、病變大小及與子宮之間的關系等)[2],有利于對疾病進行準確診斷。本研究選取40例子宮肌瘤與卵巢囊腫患者,其中子宮肌瘤患者20例、卵巢囊腫患者20例,對比分析64層螺旋CT對兩種疾病診斷的準確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診于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總醫院CT室的子宮肌瘤(A組)與卵巢囊腫(B組)患者,共計40例。A組20例患者,年齡26~58歲,平均(38.54±3.65)歲;病程2~6年,平均(3.1±1.1)年;子宮肌瘤直徑2.1~9.2 c m,平均(4.8±1.1)c m。B組20例患者,年齡35~59歲,平均(49.21±3.69)歲;病程3~5年,平均(3.2±0.9)年;卵巢腫瘤大小2.4~8.2 c m,平均(4.7±2.5)c m。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2.1 A組 利用西門子Emotion64層螺旋CT,患者掃描前3 h口服800~1 000 mL濃度為1.5%的復方泛影葡胺溶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607)充盈患者腸道,并在檢查前1.5 h囑其開始憋尿以充盈膀胱。同時給予患者陰道塞紗布卷,檢查時由恥骨聯合上緣向上掃描至盆腔病變或器官消失為止[2]。
2.2 B組 給予CT檢查。利用西門子Emotion64層螺旋CT且將層厚設置在8~10 mm、層距設置在8~10 mm。所有患者掃描圖像需要后期重建為1.5 mm薄層圖像?;颊咝柙趻呙枨耙蝗瞻砑爱斕烨宄?喝1 000 mL濃度為1.5%碘造影劑以充盈腸腔和膀胱。CT掃描下界為恥骨聯合下緣,上界為骨盆入口或腹部。給予患者增強掃描時,將掃描參數(電壓、電流時間積、層厚、層間距)分別設置在120 k V、165 mA、5 mm、2.5 mm,利用平掃、動脈、靜脈3期對比掃描,觀察病灶血供情況,明確病灶性質。
A組患者經過手術病理證實,誤診1例,為子宮內膜癌,診斷子宮肌瘤準確率為95.00%(19/20)。CT征象顯示漿膜下肌瘤患者6例,患者子宮外緣存在圓形腫塊。其中,較大腫塊內存在低密度壞死灶,其內散在分布點狀鈣化灶,壞死灶密度均勻、不均勻患者例數分別是1例、2例。CT征象顯示壁間肌瘤患者8例,患者子宮增大且輪廓清晰,子宮實質內存在明顯分葉狀腫塊;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5例,患者子宮腔內可見卵圓形稍低密度占位性腫塊。A組患者增強掃描結果顯示低密度腫塊均勻強化,較平掃更清晰顯示腫瘤邊緣及內部結構。
B組患者病理診斷為卵巢囊腫、卵巢癌的例數分別是17例、3例,診斷卵巢囊腫準確率為85.00%(17/20)。卵巢囊腫包括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及功能性囊腫。B組患者增強掃描顯示,腫塊邊緣明顯強化,其內低密度灶未見明顯強化。
子宮肌瘤為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良性腫瘤,主要有平滑肌、結締組織組成[3]。在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診斷期間行CT檢查,臨床優勢諸多,可清晰顯示腫瘤大小、腫瘤位置及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或腫瘤變性、腫瘤壞死、腫瘤鈣化等均可顯示[4],可準確診斷、準確定性疾病。卵巢囊腫疾病類型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功能性囊腫。功能性囊腫患者CT征象為壁較薄、邊緣清晰、囊內均勻低密度,CT值相似于水[5]。若功能性囊腫患者存在以下表現,如出血、腫塊較小,存在部分容積效應,導致部分CT值較高,給予增強掃描后,可明確判斷囊腫內是否存在實質成分。臨床上主要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患者及卵巢囊腫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6],臨床作用是整體調節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化瘀消瘤,軟堅散結,使瘀滯血脈重新流通,提高機體免疫力,緩解子宮痙攣,改善患者機體病理狀態,起到鎮痛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A組患者診斷準確率是95.00%(19/20);B組患者中診斷準確率是50.00%(10/20)。綜上所述,利用64層螺旋CT可準確探查子宮肌瘤患者病變位置、病變大小及與子宮之間的關系等,臨床意義重大,臨床優勢較多,卵巢囊腫患者具備特征性CT表現且相似于其他病變,需要有機結合其臨床特點、對疾病具體情況進行有效鑒別診斷以避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