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中央“四個全面”戰略、“五大發展”理念和省委“三個五”、市委“五六七”發展戰略,不斷豐富縣域 “12345”發展思路和創新實踐,始終保持率先發展、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堅持圍繞“一個統領、三條主線、一個保障”(堅持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為統領、以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創建、全省整市縣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縣推進為主線、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的發展思路,深入實施“十大工程”,推動全縣新農村建設扎實深入推進。
(一) 實施村莊規劃編制工程
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充分考慮不同地域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民俗文化差異,差別性制定各類鄉村的創建目標,統籌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形成模式多樣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貼近實際,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注重實效。規劃中要堅持原汁原味、在保留原來風貌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提升,堅決避免大拆大建。
(二)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1.推進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實施農村公路惠民工程,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和現有農村公路危險橋改造,提高鄉鎮與村、村與村、村與屯間連通水平,完善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公路客運站和汽車停靠點建設,加快推進村內主要道路及巷道的硬化工程建設,完成農村公路危險橋改造任務。
2.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建設工程。把農村危房改造同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引導農民建設安全、節能、舒適、美觀的住房,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通過新建、翻新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危房實施改造,年底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三)實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
打造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文化品牌??齑竺傊攸c打造“龍韻文化”園區,高句麗歷史文化品牌,空軍戰魂高志航、李永泰英雄文化品牌,東北大秧歌、滿族撕紙、梅花鹿文化品牌;大泉源鄉重點打造古酒文化品牌,知青文化品牌;西江鎮重點打造貢米文化品牌;金斗鄉重點打造滿繡文化品牌,朝鮮族民居、飲食文化品牌;英額布鎮重點打造健康養生文化品牌;二密鎮重點打造祈福文化品牌;三棵榆樹鎮重點打造遼東古長城風情文化品牌;四棚鄉重點打造四同教育文化品牌,生態自然景觀文化品牌;富江鄉重點打造南長白山中藥材文化品牌;興林鎮重點打造生態文化品牌,抗聯文化品牌;東來鄉重點打造影視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大安鎮重點打造松花石文化品牌;光華鎮重點打造抗聯文化品牌,藍莓文化品牌;果松鎮重點打造冰雪文化品牌;石湖鎮重點打造森林旅游文化品牌;聚鑫經濟開發區重點打造人參文化品牌。
(四)實施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精品片區創建工程
精心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片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依托,以四條精品路線建設為基礎,通過進一步規劃和連點成線、擴面成片,加強統一規劃、提高標準、整合投入、集中建設,打造新農村建設樣板,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推動新農村建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2017年,全縣打造新農村建設樣板村群、示范片區4個,輻射帶動美麗鄉村精品村45個。
(五) 實施整縣綠化美化推進工程
鄉鎮、聚鑫經濟開發區、村屯內綠化美化建設。鄉村是實施綠化美化工程的主體,承擔綠化美化工程的主要任務。各相關部門要統籌考慮、密切配合,做好域內公路、村屯、巷路的綠化美化工作。首先,做好道路兩側綠化苗木的補植,補植苗木品種、大小要匹配,村屯美化苗木也要進行補植,確保綠化美化苗木覆蓋率達到100%。其次,在視野范圍內15平方米以上的空閑地要打造綠化美化景點,明確建設特色,苗木品種。綠化樹下有空閑地的也要進行景點建設,如果不適宜打造的,要清理到位,確保統一協調,實現整鄉、整村、整屯綠化美化全覆蓋。
(六) 實施農村雙增收工程
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積極引導農民向特色、優質、高效的林業產業、園藝特產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項目轉變,提升土地單位產出效益,讓農村留住農民、農業致富農民;加快培育和規范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建立規模化生產基地,完善農業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壯大發展現代農業的實力。提高農業經營的效益,讓農業真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使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大大提高。加速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快速提高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強化勞務輸出服務,積極建立培訓、就業和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利益。充分發揮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術、資金、信息優勢,引導扶持外出就業農民回鄉創業,重點鼓勵和幫扶有一定技術和管理能力、積累一定資金的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創業。
(七)實施省級重點村、省級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創建工程
1. 扎實推進省級重點村項目。繼續抓好“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省級重點村項目申報、建設任務,充分發揮省級專項資金的示范帶動作用,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切實整合好配套資金投入,編制好項目建設檔案,完善好省績效考核材料,規范好專項資金使用。在重點村項目帶動下,進行整合擴面建設,確保項目村整體環境面貌有一個大的改觀,有一個質的飛越。
2.提升省級美麗鄉村創建標準。組織有條件的村創建省級美麗鄉村。按照行政村年初申報創建、年中完善提高、年末驗收評定的辦法,創建省級美麗鄉村40個。全縣所有標兵村必須達到省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先進村、達標村要按照省級美麗鄉村標準進行推進建設。
(八)實施“三個類型村”進檔升級工程
達標村進檔升級。加強農村環境整治,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參與衛生管理、管護與評議,做到村有公示板,戶有標志牌。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村規民約落實到戶,衛生管理責任簽訂到人。建立村級衛生獎勵激勵機制,年終兌現表彰獎勵。抓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確保公路沿線、村屯、河道等區域可視范圍內不見垃圾,衛生保潔達到常態化,努力實現“三化五到位”。主街路兩側要進行綠化,成活率要在98%以上;主街路兩側空地、村部前后美化率要達到100%;40%以上農戶達到干凈人家標準。加快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盡快達到先進村、標兵村標準,培育主導產業,力爭建成一種類型的標桿村。
(省新農村辦 供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