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我國農村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勞動力的素質與新農村建設發展之間的關系,并提出著力提高勞動力素質,促進新農村建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進而實現富國強民的理念。
關鍵詞:勞動力素質 ;新農村;農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 F323.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1.005
1 我國勞動力的現狀
當前,農村人口仍占我國人口的大多數,農村勞動力素質影響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勞動力文化層次的高低,制約著轉移領域的寬窄、快慢。因此,合理提高勞動力素質,為廣大農民提供安定富裕的生活,著力提高勞動力素質勢在必行,只有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才能順利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2 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2.1提高勞動力水平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是建設的主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職業農民,而科技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是振興農業的必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當前,我國很大程度上勞動力素質發展不平衡,在一定情況下制約和影響著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合理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是首要任務,現代化農業機械的發展對農業勞動力數量要求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勞動者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并熟練掌握新設備和新工藝,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2.2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按照“科技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及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農業勞動力有較高素質,只有加強農業科推廣和人才培養,加大農村的科技培訓力度,才能提高農村勞動生產率,進而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使農民富裕起來。
2.3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條件
由于農村大跨步的發展,農機合作社的大力發展,現代化的機械逐漸取代了大量的勞動力,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使用越來越少,但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必須有高素質的農業勞動力,以適應當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著力發展擴大職業農民的教育,多層次強化職業農民的教育體系,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術職能培訓是當前的首要任務。全面提升我國農村勞動力素質,是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推進農村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的首要任務。進一步采取提高農村勞動力水平的措施,才能有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3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方法
3.1普及農村教育
只有全民素質得到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才能提高,進而我國農業勞動力的素質才能大幅度提升。因此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提高全民勞動力素質的前提和必要基礎。從孩子抓起,從學生抓起,嚴防小學生、初中生中途退學現象。由于他們中途退學,接受教育的時間較少,學到的知識有限,直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這是導致農業勞動力素質低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勞動力素質,必須從孩子抓起,提高全民重視知識、重視培養的力度,進而促進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重視人才培養,以學校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增強多樣化的教育供給,提高其參與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積極性,努力提高農民的能力和水平,支撐農村多種經營良性發展為產業創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3.2深入加強農民職業技術培訓
大力大發展農民職業教育,增加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是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只有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才能適應當前新農村建設市場的要求。逐步提高完善勞動力素質,從而適應農業現代化高科技的發展。農民掌握了農業現代機械的原理、使用、維修、保養維護及農藝方面的科技知識,將大大提高生產總值,促進了農業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實現了農民富裕。
3.3建設農村精神文明
在建設農村物質文明的同時,還要建設農村的精神文明,剔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重視孩子的基礎教育,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才能適應當代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更新農民的思想觀念,有利于農村的科技進步,農村整體素質提高,思想觀念教育意識加強,有利于發揮勞動力的產業化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我國現代化農業機械發展的必然條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是變革舊的觀念、領悟新的農業文化知識的基礎。以科技興農、智慧繁農來武裝農民的頭腦,大大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充分發揮提高勞動力水平的作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實現民富國強。
作者簡介:許彥巍,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