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溫室大棚黃瓜具有抗病、優質、高產等主要特征,因其口感好,品質優,受到消費者喜愛。本文對大棚溫室黃瓜多種貯藏加工方法進行科學分析。
關鍵詞:溫室大棚黃瓜;貯藏技術;加工方法
中圖分類號: S642.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1.041
溫室大棚黃瓜作為一種高產品種,由于口感好,顏色光鮮,目前在市場上得以暢銷。溫室大棚黃瓜涼拌口感更佳,同時可以加工成果脯及果糖,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溫室大棚黃瓜抗枯萎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能力較強。農業部質檢中心檢測發現,溫室大棚黃瓜中維生素,水分,蛋白質以及粗纖維的含量很高[1],同時可溶性糖的含量站到總含量的2.2%。可以采取多樣化、有效地貯藏和加工技術,使溫室大棚黃瓜成為一種水果型黃瓜和地區特色蔬菜。
1溫室大棚黃瓜的貯藏技術
1.1貯藏前套袋技術
對溫室大棚黃瓜來說,需要對準備貯藏的黃瓜及時采用套袋栽培技術,當小黃瓜長到5厘米的時候,及時套上長45厘米,直徑為8厘米的桶形套袋,例如,防水紙袋、聚乙烯塑料袋等。為了更好地滿足溫室大棚黃瓜在正常生長過程中所需的空氣,必須及時在套袋上做一個通氣小孔,以保證黃瓜得到足夠的空氣,有效保障其貯藏質量。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通氣孔不能做得過大,為了避免飛蟲進入侵害黃瓜;要將通氣孔設置在套袋的下方,從而避免噴農藥時,農藥進入通氣孔內。在黃瓜長大后,去掉套袋即可食用,不需要水洗,其顏色光鮮,同時營養豐富,將其做成面膜還具有祛斑、美顏等功效。待黃瓜上市,將黃瓜與套袋一起制作成小包裝進入市場,這樣不易損壞,還能夠長時間保存[2],在貯藏過程中黃瓜和套袋可一起貯藏。
1.2采摘技術
采摘技術對黃瓜貯藏期起到了決定性影響。溫室大棚黃瓜含有較高的水分,一旦出現外傷就會引發病菌感染,因此采摘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在采摘前7天需要對黃瓜噴灑殺菌劑;黃瓜養分充足,同時顏色光鮮,其表面的白刺和刺瘤較為明顯。黃瓜直徑在4~6厘米,瓜條長約30~55厘米,在采摘過程中要盡量使瓜柄留長些,不得損壞瓜皮,將采摘后的黃瓜放在軟質筐內,同時在每層黃瓜之間做一個墊層。
1.3保鮮裹膜
及時將采摘后的黃瓜用保鮮薄膜裹好,然后將其放置在軟質筐中,保證室內貯藏溫室在10℃~13℃,在貯藏過程中需要注意:一旦室內溫室高于13℃,黃瓜就會變色,變酸,不僅養分流失,而且還影響口感。確保貯藏環境濕度在70%~85%之間,如果在貯藏中,室內環境濕度降低,那么黃瓜水分就會流失,貯藏時間縮短,這直接影響到溫室大棚黃瓜銷售,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將黃瓜貯藏30天。
1.4復合涂膜保鮮
為了有效保證溫室大棚黃瓜的口感和質量,及時使用復合涂抹液來進行涂膜保鮮。例如,先使用3.7%的蔗糖脂肪酸,0.6%的海藻酸鈉,6.7%的可溶性淀粉,0.1%的苯甲酸鈉和87.63%的水形成復合涂抹液,然后在40℃的環境中將黃瓜浸泡在復合涂抹液中2分鐘后將這些黃瓜進行風干并進行室內貯藏,這樣可以有效延長溫室大棚黃瓜貯藏壽命。
2溫室大棚黃瓜的加工方法
2.1果脯和果糖的加工
將黃瓜洗凈,將其切成3厘米厚的條狀,接著將瓜條再切成2個,從而避免黃瓜營養流失。將瓜瓤去掉,使用清水將黃瓜洗凈,放在合適的器皿中使用適量白糖進行攪拌[3],腌制3個小時后,使用烤箱將其烘干成黃瓜片,在此過程中保證其水分為20%。然后根據實際需要將其制作成不同形狀,并包裝成果脯干、果脯糖。由于黃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100克黃瓜中,維生素的含量為16.32毫克,所以使用溫室大棚黃瓜制作出來的果脯具有清香、美味、口感好的優勢,使得果脯糖和果脯干在市場上得以暢銷。
2.2黃瓜干腌制
使用清水將成熟的黃瓜洗凈,然后去掉瓜蒂,將黃瓜切為兩半,去除瓜瓤,再將其進行晾曬,使黃瓜水分全部散發。將黃瓜放在大缸內,同時將其置于背陰位置,使用食用鹽進行腌制,在此環節要采取一層黃瓜放一層鹽的方法,從而保證鹽均勻滲入,將洗干凈的石塊壓在黃瓜頂層,7天之后,黃瓜內的水分都被腌出來了。及時撈出并放在太陽光下曬干,要注意每2個小時將黃瓜翻動一次,同時也可以將鹽腌過的黃瓜用線串起來,陰干,食用時只需用水將黃瓜干泡開就可以。
3結語
溫室大棚黃瓜維生素含量高,顏色光鮮,因此制作出來的果脯干和黃瓜干十分美味。但是在其貯藏和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貯藏方式,認真做好溫室大棚黃瓜的套袋和保鮮等工作。
參考文獻
[1]康嶺,趙鑫,劉霞麗,等.白玉翠黃瓜的簡易貯藏與加工技術[J].中國果菜, 2017,37(05):8-9.
[2]康俊君,趙鑫,劉霞麗,等.白玉翠黃瓜早春大棚高產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16(01):21.
作者簡介:游清,本科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貯運與加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