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用牡丹作為重要的食用油新資源,其推廣種植對于農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本文以筆者所處地域、工作環境和實踐經驗為基礎,對油用牡丹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進行了研究,為今后的研究和種植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用牡丹;育苗;栽植;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65.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1.046
牡丹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國的“無冕國花”。牡丹除了觀賞之外,還具有藥用及食用價值。油用牡丹是牡丹的一種,是集觀賞和油用為一體的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有鳳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兩種,出油率和產子量高,廣泛分布在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山西長治、陜西楊凌、甘肅等地。目前,油用牡丹已開發出高檔食用油、化妝品、保健品、日用品、藥品等數十種產品,在保障糧油安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山西省油用牡丹的發展條件
1.1自然條件
山西省位于中國華北地區西部,北緯34°34′~ 40°44′,東經110°14′~ 114°33′之間。幅員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到了80%以上,總人口3681.64萬人。山西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5℃,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適合油用牡丹生長。
1.2發展優勢
2011年牡丹籽油成為新資源食品,開始在全國大范圍推廣后,山西省一直在大力探索油用牡丹產業的發展。2013年7月,山西省實施百企千村扶貧開發工程,油用牡丹作為重點項目列入其中。近年來,山西潞安智華農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油用牡丹的育苗、種植、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有力推動了山西省油用牡丹產業的發展。截至2016年底,潞安集團油用牡丹種植總規模已經達到20萬畝以上,育苗總規模2萬余畝,存苗量在16億株以上,占到全國育苗總量的一半以上,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油用牡丹標準化育苗企業。
2油用牡丹種植技術
2.1整地
整地選用120馬力的拖拉機工作。犁地在10月份秋收粉稈后進行。深耕土地30厘米左右,不能有死角。旋地,深耕土地15~20厘米左右,要達到土壤粉末松軟、無雜草和地面平整無大土塊的效果。
2.2播種
8月中旬播種。在此之前要至少保證每個月旋耕1次土地,保持土地平整無雜草無結塊。播種量為150公斤/畝,播種深度為4~5厘米,播幅8~10厘米。要及時覆蓋裸露的種子,防止種子在高溫下失水。然后對種畦噴施封閉劑,抑制雜草生長,保持畦面平整無雜草。
2.3育苗
11月中下旬,在地溫5℃左右,育苗地開始覆膜。要選擇厚度為0.012毫米,寬度2.9米的薄膜。覆膜前先把畦面雜草和尖銳物清理干凈,防止塑料薄膜受損。育苗透氣時,每段相隔2~3米,在薄膜上劃7道口子,不要劃太長,10厘米左右即可。揭膜時要注意,不能踩到苗壟上。覆土回填保持兩邊與中間每條壟的位置水平。育苗地除草很重要,嚴格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從3月中旬~10月底,必須保證田間無雜草。小苗未破土時,嚴禁在苗行兩側10厘米以內區域使用鋤頭,防止傷苗。對于育苗地病蟲害的防治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待苗出齊后再用藥。油用牡丹主要病蟲害有土蠶、金針蟲、蠐螬、根腐病、葉斑病、立枯病等。要嚴格農藥的用量和方法,配制農藥時必須采用二次稀釋法。毒土法的毒死蜱與沙土按1∶10~1∶15比例進行混合,用藥量3公斤/畝,沙土30~45公斤/畝;20升藥壺50%多菌靈600倍液,20升藥壺甲霜惡霉靈600倍液。避免在雨天、大風天氣和高溫天氣下噴施農藥。
2.4起苗
2年生牡丹起苗在9月初。起苗前先將枝葉剪去,起苗深度調節至35厘米左右,具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避免傷到苗根部。起出苗后要先在陰棚下晾1天,再進入冷庫中低溫保存,一般為3℃~5℃。如果是堆放儲存的,每隔3天要翻1次。
2.5栽植地塊選擇
油用牡丹具有喜涼厭熱、耐旱忌澇的特性,所以在選擇栽植地塊時,最好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地。pH 值在6.5~8.0之間,土壤含鹽量要在 0.3%以下。最好選擇干燥向陽地塊,鹽分過重或澇洼地不能種植。
2.6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的栽植密度比較大,栽植時要視苗齡、土地利用、培育目的等具體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有三種栽植密度:第一種是3000~4000株/畝,株行距為40厘米×50厘米;第二種是6000~7000株/畝,株行距為20厘米×50厘米,1~2 年后,可以隔 1 株去除1株;第三種是2000~2500株/畝,這種針對的是2~3年生苗,株距為40厘米×60厘米。
2.7栽植時間
栽植時間在每年的9月中旬~11月上旬,這時期的溫濕度正適合,油用牡丹栽植的成活率高。
2.8栽植方法
栽植前,要修剪苗根長大于20厘米的苗,保證每棵大苗根長20厘米左右;苗根長低于20厘米時直接栽植。種植穴直徑要在30~40厘米之間,深度要在30厘米左右。栽植時,將鐵锨插入土壤,掀看縫隙放苗,苗要垂直,不能窩根;要保證根系舒展,根莖低于地平面2厘米左右。根部要踩實,使土壤與根系緊密接觸,切忌根部漏氣。
3油用牡丹田間管理技術
3.1施肥
油用牡丹在栽植后的第一年,一般不施肥。每年的施肥作業分為2次:花后(5月中旬)追肥一次,根生長前(8月底)追肥一次。可用復合肥、有機肥料(經過高溫腐熟的牛糞、羊糞,雞糞等)兩種肥料。復合肥75~100公斤/畝,有機肥料2000公斤/畝。人工施肥主要有條施和環施兩種,機械施肥主要使用簍車施肥。1年生、2年生、3年生的牡丹苗用條施法,在苗行中間開10厘米左右的小溝,施入后立即覆土。5年以上的大苗用環施法,圍繞著大苗的根部20厘米處開溝深施,施入后立即覆土。行距為50~70厘米的苗地,肥料條施于行間;行距為40厘米、80厘米的苗地,肥料條施于苗兩側20厘米處。機械施肥時,操作速度要均勻,深度要在5厘米左右,露出的肥料要用土覆蓋。endprint
3.2澆水
牡丹是深根性肉質根,不耐水濕,所以不宜經常澆水。栽植時及時澆水,其他時間根據土壤墑情選擇是否澆水。栽植一周后要根據土壤的干濕度情況選擇是否澆水,花期前后或越冬封土前要依據墑情適當澆水,比較干旱時也要依據墑情適量澆水。
3.3除草
在油用牡丹的生長期內,要勤鋤地,勤除草。大苗種植在頭3年要每年除草6遍,大苗種植二年以上除草5遍。除草時間在每年的5~10月份,10~15天1次,避免造成荒草叢生的情況。10厘米以上的大草一定要及時清理出去,保證地表面的干凈。除草同時也要做好苗基部的培土。新栽植1~2年的地禁止用機械除草,以免造成苗基部側根的損傷或拽出苗木。
3.4整形修剪
對于油用牡丹的整形修剪,可以在春秋季節,根據苗的密度、大小、枝條強弱靈活修剪。1~3年的苗秋季平茬,可以剪除頂端芽體,或者也可以從近地面 3~5厘米處的腋芽上留 1厘米平剪,促使萌芽分枝增多,增加產量。3年以上的苗,采取春季抹芽、秋季剪枝的方式,保證一株留枝10條左右,結果20個左右。
3.5病蟲害防治
栽植地的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灰霉病、立枯病、葉斑病、金針蟲、螻蛄、蠐螬、地老虎等。為了防止這些病蟲害的發生,在每年10月下旬的落葉季節,必須及時清理落葉,將其掩埋或焚毀。噴濕農藥時間和劑量可視各種病蟲害的具體情況而定。蟲害不嚴重時也可以不噴施農藥。5月初和中下旬各噴施1次多菌靈6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6月初完成50%多菌靈6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的噴施。
4結語
在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全國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油用牡丹產業,油用牡丹巨大的經濟作用也愈發凸顯。作為一名基層的農業工作者,更應該牢記使命,發揮自身的作用,大力研究及推廣油用牡丹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為農民的致富小康路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陳莉.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5,(12):61.
[2]張愛珍.淺析山西省油用牡丹的發展[J].山西林業科技,2017,46(01):60-62.
[3]白森,牛光幸,溫紅衛,侯艷,李芳. 淺談油用牡丹的發展前景及栽培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15(01):38-40.
[4]程瑞.油用牡丹工廠化育苗綜合管理與評價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王彥軍,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作物栽培育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