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順梅+吳哲林+王華
摘要:吉林省地處中緯度地區(qū),氣象災害及衍生災害頻繁發(fā)生,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產生較明顯影響。為實現惡劣天氣條件下高速公路運營決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提供全省高速公路路況氣象信息及重要預警信息的發(fā)布和對高速公路路況氣象信息的查詢,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暢通的氣象專業(yè)化服務。
關鍵詞:高速公路;氣象服務;建議
中圖分類號: U492.8;P42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1.061
吉林省地處中緯度地區(qū),次生災害頻繁發(fā)生,干旱、洪澇、低溫冷害、冰雹、雷電、霜凍、大風、沙塵暴和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嚴重影響了吉林省的經濟發(fā)展,僅“十一五”期間,我省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就約達250多億元。吉林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交通,全省基本形成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交通網,使出行更加便利。
為進一步實現惡劣天氣條件下高速公路運營決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提高公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安全和道路通行能力,建立吉林省高速公路預報服務指標;研究高速公路氣象信息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氣象信息發(fā)布流程,實施高速公路氣象信息的預報和發(fā)布,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整體服務水平,特別是惡劣天氣、突發(fā)天氣的路況信息,實現全省高速公路路況氣象信息及重要預警信息的發(fā)布和對高速公路路況氣象信息的查詢,提高各部門應對惡劣天氣和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保證暢通的氣象專業(yè)化服務。
1 吉林省交通氣象服務現狀
1.1 吉林省高速公路現狀
目前,全國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3萬公里,吉林省已達3113公里,到“十三五”末將達4500公里。隨著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汽車已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保障安全行車越來越重要,交通事故給人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教訓沉痛。吉林省是氣象災害頻發(fā)的省份之一,氣象原因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尤為突出,據不完全統計,因氣象原因導致的高速交通事故約占30%~70%,低能見度、道路結冰、積水、積雪、高溫天氣直接氣象災害及由暴雨天氣次生的洪澇、泥石流、塌方等衍生災害,直接影響高速公路的行車安全。開展高速公路行車安全專業(yè)氣象服務是加強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要內容,是落實“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發(fā)展理念的重要措施,是構建和諧社會、保障人們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氣象部門提升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發(fā)揮氣象服務總體效益的有效途徑。
1.2 服務現狀
目前,吉林省專業(yè)氣象臺開展的公路交通氣象服務主要是高速公路、國家級公路、省級公路交通專業(yè)氣象服務。在高速公路氣象服務方面,服務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公路交通管理部門對不同氣象要素的影響程度開展的天氣預報,氣象服務產品有:吉林省內的主要高速公路路段的常規(guī)天氣信息,能見度、相對濕度、安全等級等服務內容。
表1列出了目前我省為省內部分路段高速公路沿線預報服務在公路氣象服務上,主要提供全省范圍內的未來三天的天氣預報、一周天氣趨勢預報和不定期提供重大過程天氣預報,遇有氣象預警信息時第一時間提供適時預警信息服務,服務主要通過短信預警信息、網站傳輸、微信服務等方式。
2013年按中國氣象局要求,我省建設了第一批交通氣象觀測站。第一批共建成九個交通自動觀測站,分別位于德惠服務區(qū)、遼源收費站、靖宇收費站、輝南服務區(qū)、四平收費站(無設備)、松原西收費站、龍嘉機場、吉林收費站、江密峰服務區(qū)、蛟河服務區(qū)。2017年已建交通自動觀測站20個,其中琿烏高速13個、京哈高速建站1個、長春繞城高速2個、扶長高速2個、大廣高速、沈吉高速各1個。自動站建設對建立吉林省高速公路預報服務指標;提前預測并發(fā)布及時、準確的公路交通氣象信息,便于管理部門對司乘人員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 吉林省交通氣象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高速公路沿線氣象監(jiān)測站點的缺乏
目前,在高速公路沿線和收費站設置的第一批交通氣象要素觀測站數量稀少,監(jiān)測項目較單一,無法建立布局合理的綜合氣象觀測網。
2.2 交通站不具有代表性
我省現有交通氣象站建設位置大多選在高速公路收費站與服務區(qū),未發(fā)揮關鍵性作用,并且建站完成后缺少必要的設備維護,交通觀測站出現了設備損壞、太陽能板丟失等現象。
2.3 缺乏氣象災害指標
隨著全國高速公路網的快速建設,吉林省公路交通影響嚴重的路段,也開展了氣象條件方面的研究和服務工作,雖然相應開展了氣候背景的道路交通服務,但缺乏適合公路交通氣象災害預警指標,無法全面鋪開交通氣象專業(yè)服務。
服務能力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科技含量需要進一步提高。雖然近幾年我省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已有一定的進展,但公路沿線氣象監(jiān)測站點的布局及適合本省的氣象災害預警指標、模式釋用和模型的建立,預報制作發(fā)布平臺和業(yè)務流程規(guī)范等方面有著迫切的需求。
缺乏統一的業(yè)務流程和規(guī)范,省內各市之間、省市之間缺少溝通和聯動,無法形成合力。同時,缺乏人機交互的公路交通氣象監(jiān)測預警預報服務業(yè)務系統的支撐,無法有效利用省級共享的數據和產品開展更為精細化與專業(yè)化的預報服務。
3 建議
開展吉林省內高速公路的低溫雨雪冰凍、大霧等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研究;進一步完善交通氣象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閾值、影響程度、服務用語等,不斷提高高速公路交通氣象等級預報的準確度;加強部門數據共享,接入高速公路封道、施工等服務信息;為構建全省交通氣象服務系統夯實技術基礎。
加強交通氣象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加深交通氣象服務研究,研究更加科學有效的交通服務技術方法。增加氣象與交通部門間溝通,充分了解和適應交通部門需求,不斷調整和改進服務方式和服務產品,使交通氣象服務更加靈活化、人性化、實用化。加強專業(yè)氣象服務人才培養(yǎng),加強交通部門管理相關人員氣象知識的培訓,加強交通氣象服務研發(fā)團隊發(fā)展,吸引和培養(yǎng)相關人才。
收集分析省交投新建交通氣象站數據資料,盡快應用于高速公路實況、預報服務。
參考文獻
[1]慕慧,楊少偉,趙一飛,潘兵宏.基于視覺適應性的公路隧道限速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
[2]石從宴.惡劣天氣條件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預防對策與實踐[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4,(05).
[3]陳爽.山區(qū)高速公路汛期運營安全警戒系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
[4]紀延安.淺談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堵塞應急管理要點[J].大眾科技,2011,(11).
[5]錢宇彬,劉浩學,王婉秋,吳長水.夜間長途客車進出高速公路隧道群駕駛行為實驗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3,(09).
作者簡介:金順梅,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氣象科技服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