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吉星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始終致力于中國農產品流通領域的發展與進步,將創立立足京津冀,輻射三北的第四代農產品交易市場作為己任,在穩定物價、保障食品安全、帶動商戶做大做強、農民增收致富、提高百姓生活品質、完善農產品流通環節等方面,一直致力于創建農產品流通新模式。
一、加強規劃設計、打造國際先進市場
天津海吉星第四代批發市場以“創導綠色交易,感知中國農業”為核心理念。硬件上堅持交通和物流效率優先的設計思路,園區道路采用單向逆時針循環,區分快車道、慢車道、人和轉運車道以及參觀路線設計,保證車輛快速通行;犧牲部分交易廳面積,擴大交易大廳之間的距離,預留足夠位置供車輛停放,實現來貨車和采購車分區停放,做到便捷通行,減少交易時間;部分交易大廳設有1.2米高的裝卸平臺,提升農產品裝卸效率;汽車不進入交易廳,由清潔環保的電瓶車作為場內轉運工具,杜絕尾氣,防止對食品造成二次污染;設置農產品集散中心、進出口貿易中心、冷鏈物流樞紐中心、農產品流通產業鏈創業中心、運營服務與電子商務中心及生活配套區。
軟件上依托園區全覆蓋的電子網絡,實行電子交易,進出門過磅、交易用卡實名制,杜絕偽鈔假幣、錢財失竊,實時掌握園區交易運營情況,及時調整運營策略與方向;實施嚴格的全過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搭建具備法檢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平臺,建立食品安全標準數據庫及食品安全數據分析中心,通過溯源碼可獲得產品信息,實現進貨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功能,確保食品安全可追溯。基于自主開發的冷庫管理系統進行冷庫庫區管理,確保多種多樣的農產品貨物在庫內存放信息的準確性。使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進行貨物操作,并配有科學的管理辦法,實現貨物的高效出、入庫操作,準確、精細的倉儲管理。
二、創新服務模式、打造服務型市場
一是為不同類型的業主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為企業類型業主提供公司注冊及年審協助、進出口通關報批代辦、企業融資、發展咨詢等系列服務,重在服務其發展壯大;為個體類型業主提供營業執照協辦、品牌設計注冊、經營發展道路咨詢等系列服務,重在引導與培育,促使其與市場一同發展。通過對園區商戶進行產品品質、交易方式的引導、培訓,培育商戶由個體戶向經銷企業的轉型。
二是有效鏈接政務職能與企業需求。設立京津冀(天津)檢驗檢疫試驗區,引入海關駐場辦公,貨物到港后直接運至京津冀(天津)檢驗檢疫試驗區進行報關報驗和驗放,完成高效、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通關流程,實現貨物從港口到物流園區的直通模式。市場監管局下到園區與商戶面對面開展宣傳服務工作,為園區商戶辦理營業執照開通綠色通道;公安、消防相關部門與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業務聯系,協助維護園區經營管理秩序,保障園區商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為用戶提供倉儲、裝卸、配送、信息處理全過程信息化倉儲服務。倉庫庫位精細化管理,動態庫位概念的引入極大提高庫位利用率與上架流程響應效率。冷庫管理系統的使用也縮短了訂單處理時間,提升現場作業效率,降低分揀作業出錯率,提升訂單流轉效率。訂單波次管理通過對多份訂單進行合并管理,節省人力與物力資源。庫區內引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提高庫內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倉儲費用計算自動化管理,有效避免計費人員誤操作與違規行為。冷庫管理系統實現了業務系統間的信息共享,實現園區業務系統的集中部署和管控。
三、優化交易方式、打造電子化市場
改變傳統市場對手交易的模式,引入二維碼、RFID芯片等技術,實行“線上+線下”逐步過渡為“全程線上電子交易”,并采用中央結算、交易現場結算、電子地磅結算等不同的電子結算交易方式。
通過電子交易建立農產品交易信息監測體系,平抑物價。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和發布市場內主要農產品品種交易信息,編制并發布市場農產品價格指數。以農產品交易信息為基礎,建立農產品產銷價差監控與干預機制,對價差過大農產品進行監控與干預,防止對農產品進行炒作、獲取暴利等現象。建立農產品價格平準機制,對蔬菜、水果、水產、豬肉等重要農產品,設立價格波動預警區間,對不同的波動幅度規定處理方案,保障農產品價格的穩定。
四、升級功能定位、打造體驗型市場
建立全國第一個全品類檢驗檢疫試驗區京津冀(天津)檢驗檢疫試驗區。借助天津港港口優勢,集通關、檢驗檢疫、保稅倉儲、批發交易等功能于一體,引入海關駐場辦公,貨物到港后直接運至京津冀(天津)檢驗檢疫試驗區進行報關報驗和驗放,完成高效、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通關流程,實現貨物從港口到物流園區的直通模式。
在檢驗檢疫試驗區的基礎上,接洽各國大使館,建立國家展館。作為世界各國名優產品進入中國的渠道,也將各國的產品展館作為中國名優產品走出去的窗口。目前已有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展館籌建在即。國家館的重要內容為產品展示、貿易洽談、美食體驗、文化推介,同時,還可以作為京津冀親子游的觀光體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