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婦女聯合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黨有號召,婦聯有行動。近年來,成都市婦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中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示精神和全國婦聯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工作要求, 扭住“鄉村產業振興、鄉村文明振興、鄉村基層治理”三大抓手,深入、持續、專業地實施蓉城女性“創新創業”“精準扶貧”“創優創美”三大行動,充分調動家庭作為鄉村振興神經末梢和最小元素的激情動力,形成了婦聯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發展的成都特色。
一、以產業為柱,因地制宜培育鄉村振興新生動能
一是加強“人”字保障,提升農村婦女的素質能力。實施“巾幗云創·蓉城巾幗學院”項目,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和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深度合作,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創業指導、生活美學、電子商務、現代農業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培訓等內容, 在各級婦字號基地開展創業就業培訓,為全市農業經濟領域女性人才開展“精準定制式”的培訓指導服務,架起政府部門、大專院校、知名企業賦能農村創業女性的橋梁。
二是發揮“合”字作用,建立互動融合的服務體系。線下建設集展示、體驗、銷售功能為一體的“指尖的愛”生活館和巾幗科技示范基地9個,線上建設“巾幗云創”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巾幗云創”上線京東商城,初步構建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成都農村婦女就業創業服務體系。2017年以來累計開展培訓和品牌推廣活動338場,受益人群達3.7萬,累計實現線下線上銷售產值3357萬元,帶動1萬余名農村婦女增收,讓婦女既照顧了家人,又鼓起了錢包。
三是凸顯“業”字功能,下足精準扶貧的“繡花”功夫。推動村企對接,堅持產業幫扶,通過建立巾幗光伏發電基地、大棚果蔬基地、蛋雞養殖基地幫助市婦聯定點扶貧的簡陽市緣宏鄉大堰村116戶困難家庭全部脫貧,2017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7萬元。持續實施“指尖的愛·四送”項目,發動18個行業近200家企(事)業單位、60余名專家、2000余名醫務人員傳遞愛心,開展農村婦女就業技能培訓604場,帶動農村女性就業47092人。發揮成都主干地位和先發優勢,依托全國首創的自貿區婦女之家,舉辦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一帶一路·巾幗云創”系列女性專場活動,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科學院、美國食品公司深度合作,解決大涼山貧困山區洋蔥滯銷問題,幫助更多扶貧項目和產品走向“一帶一路”,實現增收致富。
二、以文化為魂,厚植底蘊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一是彰顯“蓉”字特色,培育好家風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具有成都特色的家風館、鄉愁館、家庭文化示范基地16個,常態化開展“好家風 好家訓 好少年”家庭文化風采大賽和家書家訓宣傳展示活動,升華提煉成都居民的家風內涵。2018年征集“蓉城幸福家·我的家風家訓和我的家書家信”書畫、攝影、書法、剪紙等優秀作品600余件并在全市農村縣(市)舉辦主題巡展,積極倡導夫妻和睦、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儉持家、鄰里和諧,以良好家風沁潤促進鄉風文明。
二是擴大“家”字影響,建設好家庭鍛造品質生活。持續打造“蓉城幸福家”品牌,運用IPTV方式創新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推薦6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與“五好家庭”。持續開展“蓉城幸福家·家庭文化之旅暨成都市少年兒童音樂藝術節”、中國兒童戲劇節成都分會場等系列活動,創新開展藝術家與農村家庭結隊活動,讓成都農村的孩子們也能帶著藝術氣質長大。舉辦“最美家庭”頒獎盛典暨經典音樂會、策劃制作“最美家庭”典型人物事跡短片在全市100余個人流密集處LED屏循環播放,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三是傳播“善”字能量,涵養好家教繁榮家庭文化。制定《成都市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并全面推動實施。常態化舉辦“蓉城幸福使者”家庭教育骨干培訓、建設“蓉城幸福家·教子有方家庭教育微信矩陣”,2017年來開設30期微課直接惠及人數達10363人,單次課程最高收聽量為1885人次,家庭教育工作經驗在全省做交流。2017年來開展家庭教育送教、“袋愛回家”等活動600余場,吸引了3萬名婦女兒童直接參與。邀請著名表演藝術家六小齡童、著名作曲家趙季平、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黃菡老師做客“芙蓉綻放·名人大講堂”公益講座,容納1000余聽眾的劇場一票難求,持續傳播真善美、弘揚正能量。
三、以基層為本,共建共享形成鄉村振興共治合力
一是釋放“婦”字力量,凝聚鄉村振興的巾幗共識。市婦聯黨組成員親自帶隊,分片區深入田間地頭、院壩庭院,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鄉村振興方針政策;組織“巾幗志愿宣講團”進社區、進家庭、進農場結合自身實際談體會講心得,增強廣大農村婦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抓住“三八節”“青年節”等時機,利用網站、微信、微博等多媒體平臺對鄉村振興女性帶頭人、優秀農村青年女性代表等典型事跡進行系列分專題的宣傳報道,持續傳播巾幗正能量,報道閱讀量達11.3萬人次,增強廣大農村婦女的情感認同,努力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二是作好“聯”字文章,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在“三八維權周”“6·26國際禁毒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聯合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廣泛開展“法律七進”普法宣傳活動,提高農村婦女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意識。建立反家暴多部門聯動機制,立足村(社區)婦女之家陣地建立12個“蓉姐對你說”示范點,從專業人士和人民調解員隊伍中,選撥、培養一批能夠精彩講授法律法規、準確開展心理服務、全面提供法律援助、獨立辦理典型案件和成功調解矛盾糾紛的專業人員19人,2017年來辦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1351件,辦結率100%,實現群眾信訪在基層社區得到響應化解,讓婦女群眾在關鍵時刻想得到婦聯組織、找得到地方維權。
三是宣傳“美”字內涵,強化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推進“一家親”巾幗志愿服務,探索制定服務管理、招募注冊、星級認證等制度規范,構建完善的巾幗志愿組織體系。打造巾幗志愿低碳綠色環保示范隊,市縣兩級婦聯建立了34支二級隊伍以及127支各類隊伍。發起“垃圾分類低碳行 百萬家庭在行動”,開展“尋找最美巾幗志愿者”“最美陽臺”網絡評選活動,網友累計點擊量達100萬。開展以倡導綠色環保生活理念為主題的2018“巾幗蓉耀·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大力宣傳綠色低碳環保生活理念,引導廣大婦女積極參與創建綠色家庭、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吸引3.2萬余人觀看直播和實時互動,活動宣傳報道共計覆蓋1600萬余人次,得到了10萬余人次點贊、留言等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