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確定營商環境改革“施工圖”
北京市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確定了北京營商環境改革的時間表和“施工圖”。要求構建形式直觀、易看易懂的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圖,明確各個環節崗位職責、審查內容和審查標準。大力推行“一網通辦、一窗辦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甚至不用跑。堅持“一企一策”,建立“服務管家”制度,針對企業發展遇到的瓶頸和需要政府協調幫助的問題,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形成綜合政策“服務包”并送包上門。
廣東:打出促進就業的政策組合拳
廣東省出臺“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要求加大重點用工企業服務力度,建立重點用工企業全程服務機制。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從失業保險基金補充創業擔保基金,加大創業融資和補助支持力度。加大困難群體就業托底幫扶力度,加強公益性崗位安置,支持新業態靈活就業,強化失業保險支持。
福建:優化環評審批服務
福建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助推兩大協同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強化規劃環評引導、簡化項目環評審批、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創新便民利企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推出17項優化改進措施。強化環評宏觀管理,加快銜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在“一張圖”上明確生態環境保護、污染物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管控要求。
浙江:“三工程、一平臺、一創新”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在創新、融資、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產權保護等方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著力推進“三工程、一平臺、一創新”,其中,“三工程”即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提升工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工程和中小微企業競爭力提升工程;“一平臺”即支持民營經濟創新平臺建設;“一創新”即通過政府采購、建設工程招標引導民營企業開展產品創新。
海南: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設置
海南省教育廳、省編辦、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省消防總隊聯合印發《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暫行)》,規范校外培訓市場準入機制,促進校外培訓機構健康發展。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符合相關條件的,可單獨或者聯合舉辦校外培訓機構,但舉辦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具有與辦學規模、專業設置相適應、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校外培訓機構辦學場所必須遠離污染區和危險源,不得租用正常開展教學活動的學歷制學校或幼兒園的場地。
河北:培育良好健康的網絡短視頻生態
河北省網信辦就深入做好網絡短視頻正能量內容建設工作印發方案,要求進一步規范網絡短視頻傳播秩序,推動網絡短視頻健康發展,培育良好健康的網絡短視頻生態。加強網絡短視頻主陣地建設,大力推動主流媒體實施移動優先發展戰略。強化網絡短視頻優質內容生產,指導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組建一批網絡短視頻內容生產專業團隊,提高網上正能量內容的生產與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