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一體化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愈加密切。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但是如何將英語學好、學快、學地道,成為了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尤其在中國。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于新語言的學習十分重要,本文將簡要分析英語環境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及影響,并提出學習英語的建議。
關鍵詞:英語環境 英語的學習 重要性 建議
同一種語言,作為母語來教和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人們在母語環境下學習語言將更加輕松,且更易吸收?;貞浶r候學習母語時,大人教小孩母語都是通過實際的語境或者拿出實物反復的教授。此外,由于周圍都是說該語言的人們,所以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會耳濡目染。
一、英語環境的定義
英語環境,顧名思義,是一個以說英語為主的環境。這個環境對于學習者來說是外部環境,它包括語言環境、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和社會環境等方面[1]。
二、英語環境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一)語言環境的重要性
縱觀中國教育行業的發展和學生掌握英語的情況來看,許多的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十幾年,卻仍然不能和外國人流利地進行交談。而學習母語的時候,基本3到4年就可以進行正常交流[2]。兩者最關鍵的差距就在于語言環境。不難發現,人們在長時間聽歌的情況下,即使處于無意識的狀態,人們也能輕松的哼出歌曲,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于學習一門語言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理,為了更好地學習英語,人們可以人為的創造一個英語語言環境。例如:在空閑的時候,聽英語歌曲、英語廣播或觀看英語電影等。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爭取讓自己處于一個英語環境中。
(二)學習者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學習者的思維方式也是可以通過鍛煉加以練習的??v觀中國教育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盡管英語學習者背誦了很多的單詞和語法,也能較為流暢地說出英語,但是其英語書面和口語表達卻有很深的“中式英語”習慣。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應該刻意地放下自己原來的母語習慣,努力地學習英語的說話方式和語氣語調?,F如今,中國的很多教育機構和學校都在大量地招聘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來擔任老師,這是為了給學習者提供最標準、地道的英語范本和交流的對象。多和外教交流或者和外國朋友交流,有利于學習者形成英語的思維方式,同時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風土人情。很多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外國留學也是為給孩子提供一個全開放的英語語言環境,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到英語的思維方式。中國很多學校也逐漸開展了雙語教學、英語角的交流活動,這也大大彌補了傳統英語教學的不足。
(三)社會環境的重要性
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大都是在封閉的教室里,很少走出去交流和表達。語言是作為交流的工具,熟練掌握其的重要法寶是交流。實際上,在英語課上學習到的英語表達都是書面語,而且語音較官方,語速也很慢,但實際的英語交流過程則存在語速快以及連讀和吞音的情況,并且在實際交談中,人的思維是活躍的,談話的話題和書本上的東西不一樣,這些情況都會讓英語學習者在現實交流時容易手足無措。因此,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需要人為地創設情境,想象在真正談話中,外國人會采用怎樣的話題和思維進行互動。
另外教授者在教英語時都會采用“漢語—英語—漢語”這種模式進行教學,這就會造成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會摻入漢語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其英語的學習。
三、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要想學好英語,提高中國人說英語的能力,那么國家和學校需要各方面有所作為。國家應提供利于中國的學生和外國的學生進行交換學習的政策。高校應聘請專業的外教老師,此外,還需嚴格要求中國英語老師的教學能力。對于初期英語教學,教師需要借助卡片、音樂、視頻等教學手段來增加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于青少年教學,學校和老師則應多舉辦與英語相關的活動來讓孩子積極參加。例如:英語角、英語演講、英語話劇、英語晚會等,讓孩子在情景中學習,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四、結語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多國人認為英語的學習是以老師教授為主,學生只要記憶和聽講就行。但是語言的學習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其需要學習者發揮主觀能動性。而營造一個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也將對英語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創設語言環境,發揮語言的交際性特點,將會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參考文獻:
[1]余強.雙語教學理論基礎[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2]董亞芬.大學英語泛讀[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薛靜涵,石家莊市精英中學,高中學歷,研究方向:英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