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貌
【摘要】閱讀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能力,但是閱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要求從小開展有意識的閱讀能力的培育。根據幼兒閱讀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幼兒閱讀 心理特點 教育策略在幼兒階段進行閱讀教學,實際上就是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最好方式,是幼兒初步觸碰書面語言行為的一種體現。從兒童心理學的視角出發,一方面,閱讀能夠有助于兒童對社會的認知,是幼兒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有助于兒童心理健康的合理發展。幼兒一邊閱讀、一邊想象、一邊思考,能夠有效培育兒童的專注力、記憶力、想象思維以及抽象思維能力,還可以更好地提升兒童語言表述能力。
一、幼兒閱讀心理的發展
1.早期閱讀活動中幼兒專注力的發展
幼兒的不經意關注在學前階段獲得了迅速的發展,但故意關注還在慢慢形成的過程當中。普遍來講,外觀新穎奇特、主體形態鮮明、畫面色彩豐富的閱讀素材更容易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就會開始關注一些具有更廣泛的想象力、渲染力,充斥著奇妙構思以及故事場景發展不在意料當中的閱讀素材。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放在閱讀上面的時間無法維持太長的時間,很容易會被其他事物將注意力移開,閱讀的過程中容易被其他人干擾。中班、大班的幼兒可以在很長時間之內專注在閱讀過程上,并且樂于和好友一邊閱讀一邊進行探討。小班幼兒在閱讀的時候大多更看重畫面的核心部分,并不會注意畫面核心和背景之間有什么關聯。中班、大班幼兒會注意畫面的一些細節所在,關注的支配能力會有顯著的提升。
2.早期閱讀活動當中幼兒記憶力的發展
記憶是個人對于自身所經歷的事情的認識和記錄以及復原。按照圖式概念,早期閱讀能夠讓幼兒在現有的經歷之上,不斷了解更豐富的含義,最后強化拓展幼兒的知識經歷。但是記憶水平是經歷豐富的首要條件,沒有記憶,過去的經歷就很難對幼兒的心理活動造成影響,無法推動幼兒心理的發展。在早期閱讀活動過程中,幼兒的不經意記憶占據著一定程度上的優勢,故意記憶慢慢在發展。閱讀素材當中的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形象鮮明的人以及事物全部都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易于幼兒在不經意間就記在了心理。并且,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機械化記憶大多屬于含義記憶,可是含義記憶的成效其實比機械化記憶要更好一些。相較于小班幼兒來說,中班、大班幼兒閱讀活動中的記憶能力明顯更快,記憶的正確率和長久性也有很明顯的加強。
二、幼兒閱讀能力培養對策
1.提升老師引導幼兒閱讀活動的針對性和合理性,促進幼兒閱讀能力形成
將游戲融入閱讀過程中,有效激起小班幼兒對于閱讀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幼兒更好地把握基礎的閱讀方式。小班幼兒的不經意關注,奠定了幼兒了解事物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興趣。好玩、做游戲就是幼兒的天性,對于幼兒來說,閱讀并不是成人概念上的思維經過,它更像是一種游戲的開展。所以,老師應該盡量將小班幼兒的閱讀經過融入一定的游戲來開展,激起幼兒的故意關注,通過幼兒對于游戲的喜愛激起幼兒對閱讀的積極參與性。針對小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缺少認真觀察,同時不斷查閱的特性,老師可以拿出兩幅圖,選用“比一比”的游戲方式,讓幼兒經過兩張圖的對比,找到畫面當中的不同之處,推動幼兒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慢慢把握閱讀的基礎技巧。
2.幼兒閱讀方法和對策選擇
第一,進行主題課程和幼兒閱讀融合活動。老師和幼兒一起搭建網絡專題,利用圖畫和文字的方式展現網絡圖,按時在網絡上發布,讓家長能看得清清楚楚。課程開始時期,大多是前期搜集素材、共同探討,老師和幼兒提出疑問,展現和課程有關的素材。課程發展的部分,主要包含認識書本內容、利用多樣化的技巧進行朗讀,學習利用遷移知識,等等。在教學的形式上選用了如變戲法、我是小小教師、快樂的讀書人等活動方式,讓幼兒加入進來。在書寫上包含圖書的設計:我的故事、口述日記等;整體課程的成品演示:把全部閱讀活動的基礎內容、延伸內容,全都張貼在共享的閱讀當中,呈現給幼兒和家長們看。
第二,構建設豐富多彩、多樣化的閱讀氛圍,在幼兒的閱讀活動開展中是十分關鍵的。按照皮亞杰的語言活動觀,老師構建的良好閱讀氛圍不單單包含了對圖書的挑選,還需要包含建設師生交流協作、生生交流協作的優良的人際交往,所以我們不單單應該建設優良的物質氛圍,還應該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圍。
三、結束語
因為幼兒的閱讀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所以要求成人的正確指引和培育,老師和家長只有準確了解幼兒的閱讀心態,知道幼兒閱讀心理的發展狀況,才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引幼兒開展自主合理的閱讀活動,繼而培育幼兒優良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敏,魏薇.回顧與反思:我國幼兒閱讀研究三十年[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7,(02) :107.
[2]惠雪莉,陽德華.幼兒閱讀心理與繪本閱讀指導[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0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