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自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教導全黨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后,我們學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時發現,“擔當”是一個高頻詞:“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黨的十九大決定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忘初心、敢于擔當”便成為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熱議話題。
不忘初心、敢于擔當,是實現新時代新使命的精神動力。初心即本愿,是自己最初發出的心愿、立下的志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志向,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強調不忘初心,就是要求不忘本,保持黨的本質和本色。對黨員特別是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不忘初心就要牢記使命、落實行動,具有擔當精神。初心在,則擔當在;初心失,則擔當亡。初心和擔當緊緊相連。我們廣大老區工作者,尤其是領導干部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以念茲在茲的家國情懷、夙夜在公的勤勉狀態和“計利當計天下利”的責任擔當,為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大貢獻,涌現了廖俊波式的一批優秀領導干部,得到廣大老區人民的交口稱贊。可以說,只要不忘初心、敢于擔當,就一定能在新時代取得更大的業績。
不忘初心、敢于擔當,是黨的領導干部在新時代的必備素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目標、新使命迎面而來,新變化、新矛盾紛至沓來,廣大老區工作者尤其是領導干部提起精氣神,把老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砥礪前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缺乏敢于擔當的膽識。他們有的“為官不為”,滿足于“守攤子”,安于當“太平官”,最終成為庸官;有的把“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拋到腦后,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拍屁股走人,成為昏官;甚至為所欲為、恣意妄為,連群眾的“救命錢”都敢伸手侵占,借“扶貧”以自肥,成了黨紀國法必懲的貪官。黨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激勵機制,嚴格執行“瀆職要問責、不作為也要問責”的要求,強調要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對“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加以提拔重用,同時,對瀆職者、不作為者嚴加問責,這就明確了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的擔當標準和激勵機制。
不忘初心、敢于擔當,是對黨的干部在新時代新作為的必然要求。有無擔當精神,是衡量共產黨員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尺。現在,全國脫貧攻堅大局已定,已由“打贏”向“打好”轉變,著力保證脫貧質量,減少返貧數量。但在蘇區老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各類短板,任務依然繁重。“在其位,謀其政”。古往今來,大凡被人銘記、稱頌的官員,都具有干事創業的熱情、挑戰困難的激情,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險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特別對黃賭毒、黑惡勢力敢于堅決斗爭。
大事難事見擔當,擔當需要鐵肩膀。這就要求我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重溫入黨誓詞,牢記宗旨使命,挺起精神脊梁,專注干事創業,為決勝老區全面小康、進而為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而不懈奮斗! (繆慈潮 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