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軍 劉麗婷
10月21日,九師一六七團七連黨支部書記朱學江帶著禮品,驅車來到距一六七團17公里的上戶鎮庫爾布拉克二村的“親戚”阿班·恰勒甫汗家中,阿班夫婦見到自己的漢族弟弟便拉住他的手高興得合不攏嘴。
“三年了,現在就是我們的‘親戚’,以后還是我們的弟弟。”阿班·恰勒甫汗笑著說。
因為結親工作的調整,朱學江的結親戶有所變動,從原來的結親戶阿班調整為現在的賽力克,結親周活動中朱學江與“親戚”賽力克一同下地,幫助賽力克搬管子。不管跟誰結親,朱學江都盡心、盡力地幫助結親戶解決實際困難。入住結束時,朱學江接到了阿班的電話,阿班熱情地邀請朱學江到家里坐坐。
“他給我們幫的忙多,我的媳婦病的時候,也是他給的錢,拉草都是他來幫忙,現在是結親戶,更是‘親戚’一樣,弟弟一樣。”阿班·恰勒甫汗說。
朱學江在和阿班結為親戚時,阿班家遇到任何困難,只要給朱學江打電話,他都是隨叫隨到,能出力時出力,能出錢時出錢,阿班一家對這個漢族親戚是從心底的感激和接受。
“我現在已經又重新結了一家親戚,但是我對阿班一家的感情已經在我心里深深地刻下了,還是感覺有些放心不下他們,專門來看看,前兩天就給我說好今天來他家坐坐,我們‘親戚’換了以后,說心里話,從表面上的結親已經融入到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了,每次來他們都特別地高興,我也特別高興,這種真正的結親,我們就要結真親,真結親,不能流于形式,我這一輩子也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戚’,每次來都叫我弟弟,叫得特別的親。”一六七團七連黨支部書記朱學江說。
一六七團始終堅持貫徹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這一理念,選好用好“民族團結一家親”和群眾工作兩個全覆蓋活動載體,團場制定了《一六七團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落實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建議方案》《一六七團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和工作通知,每個階段均召開動員大會專題研究部署“結親周”活動事宜,成立了團民族團結活動辦公室,并設立信息報送員制度,現有信息報送員22人,專項負責整理、搜集活動資料,團紀委、政工辦、統戰、綜治成立聯合督導組,專項督導落實,確保活動扎實推進,抓出成效。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期性工作來做,按照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要求,把“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引向深入。
團督察組每批次均督導檢查,定時發布督導檢查情況通報,有效推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周群眾工作和“兩個全覆蓋”活動的正常開展,達到100%全覆蓋。無臨時安排,應付檢查情況,沒有晚上入住,凌晨離開,未出現工作開展不徹底、打亂仗的問題,更沒有出現結親干部將農戶變成住團場、住賓館、假住戶,未出現今天來明天走、代替住戶、代替記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等問題。
團場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積極報道活動,總結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好事例,做到電視上有影、廣播上有聲、網站上有頁,讓廣大群眾了解活動的意義,知道活動的內容,看到活動的效果,選樹一批典型,在全團傳播正能量,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典型涌現出來,形成人人充當民族團結模范的良好局面,切實讓團場不同民族的領導、干部群眾涌出魚水相依、休戚與共的深情厚誼,形成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共同幫助、共同致富、全心全意維護好民族團結的氛圍。
援疆干部一六七團黨委常委、副團長韓任章在一六七團工作期間,結下的第一個親戚是賽力克,雖然民族不同,語言不同,但是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韓任章說:“到新疆工作,援疆已經一年半了,這一年半的時間里,我們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這個活動跟團場的各民族兄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讓我深深地感覺到,民族團結是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生命線,作為援疆干部,一定要把民族團結活動很好地開展下去,我們要和民族兄弟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把新疆建設得更好,把團場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