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雪薇
張自立今年46歲了,他是二師二十一團兵團軍墾二代。1991年參加工作,現為五連保管員。說起這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他有過淚水,有過歡樂,也曾有過迷茫和退縮,但更多的卻是收獲后的喜悅。
在他不到一歲的時候,因患小兒麻痹癥左腳落下殘疾,父親希望他長大后自強自立,因此給他取名“自立”。他是個性格開朗、樂觀向上的人,做事執著認真。上學時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好,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高中畢業后,由于父親因病早逝,母親身體因過度勞累也一直不太好,因此他便毅然決定回到五連,陪伴在母親身邊。
回到五連后,他就幫著母親一起操持家務和地里的農活。那段時間,連隊支部和領導給予他很大的幫助,在單位領導的勸說和幫助下,他于1991年開始,參加了連隊的土地承包,成為一名光榮的兵團職工。連隊支部和領導考慮到他個人身體狀況,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給予了他很多的幫助和關心。在每年的土地承包上,連隊在政策上給予他一定的優惠和傾斜,讓他承包了40畝土質條件較好的條田。這些他都默默記在了心里,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說:“張自立啊,你可一定要爭氣呀,就是為了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們,也一定要好好地努力工作!”
他給自己定了目標,雖然身體有殘疾,但是心志不能殘,別人付出十分的努力,我便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一定能干好。不管干什么事,既然決定了,就要盡力把它去做好。就是憑著這份執著和努力,在他辛勤勞動和精心管理下,所承包的40畝辣椒,當年就獲得高產,取得較好的收益。同時也得到了連隊領導和職工群眾的認可。在以后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他先后十幾次榮獲團場和連隊“先進生產者”“優秀合格主人”“五好職工”“優秀共產黨員”“自強自立模范”等榮譽稱號。幾乎年年在團連組織的豐產攻關和田管勞動競賽中獲獎。同時,他也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于2000年光榮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入黨以后,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配合支部工作。
張自立回到五連至今,一直和母親住在一起。他和愛人申學群于2002年相識相愛,進而走進幸福的婚姻生活,兒子張睿健今年也9歲了,上小學三年級。現如今,他們是三世同堂的幸福家庭。
他和愛人夫妻感情很好,從結婚到現在,沒有紅過一次臉,家里總是充滿著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妻子和兒子都很孝敬母親。母親趙秀英也已經73歲了,由于母親年歲已大,孩子又小,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重擔自然就全部落在妻子申學群一人身上。因為他擔任了單位的保管工作,無論是在夏天還是在冬天,工作都很忙,經常一忙起來就什么都顧不得了。而看到他這個樣子,愛人申學群便將家庭的擔子都挑到了她的身上,不但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還時常幫他把地里的農活也干得利利索索。2013年他剛接任了保管的工作,冬天要忙著年終統計、核算農資、清點倉庫,整日來往于辦公室和倉庫之間,往往都忙到夜里二三點才回家,記得有一次下大的雪,單位突然拉來了100多噸肥料,整個下午他都忙著卸貨、清點。正在統計的時候,辦公室的門響了,他上前開門,映入眼簾的是門外滿身雪花,鬢角都打濕了的妻子,懷里還小心翼翼地抱著個穿了好幾層“衣服”的保溫桶,妻子笑著說:“就知道你一忙起來就忘了點,這時間了還不餓嗎?快,我燉了湯,你泡著米飯先吃點,吃飽了才有力氣繼續干嘛!”說著便利索地把飯擺好,湯勺塞到了手里,張自立一口熱騰騰的飯吃到嘴里,溫暖的不僅僅是冰涼的手腳,還有那顆感動得無法表達的心。剛剛吃好飯,電話又響了起來,就在他接電話的時候,申學群收好了飯碗又默默地將門關好,頂著大雪走回了兩公里外的家。
有句話說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張自立用他寬廣的心詮釋著人生的真諦,對于張自力來說,他并不覺得自己和普通人有什么差別,在他看來,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用心,下得了功夫,就一定可以成功,身體的缺陷根本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