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瑜 鄧 爽
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江蘇 南京 210004
微信作為當下最為流行的一種互通信息的通訊工具,因為其通訊的便利性、即時性等優勢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一種通信軟件。微信的方便快捷也成為犯罪嫌疑人用來進行犯罪所使用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微信語音聊天記錄的內容就成為查明案件事實的關鍵證據。對微信語音聊天記錄的內容提取后作出的鑒定意見是否合法將直接決定它能否作為指控犯罪的證據使用。
(一)微信語音時長不超過60秒。無論是兩人還是多人使用微信進行語音聊天時,每一個單句語音最長不超過60秒,這也是為了保障語音溝通的高效。
(二)微信語音對話與手機實際使用人不是一一對應關系。上下兩個單句語音可以是一個人的講話,也可以是多人的對話,在多段微信語音中不存在一一對應關系,在對微信語音進行鑒定時需要特別注意。
(三)微信語音通過網絡傳送后無法對語音內容進行修改。騰訊公司對語音設定了規則,即使用人無法對傳輸后的語音進行增減內容等編輯,因此對于按照法定程序提取的微信語音,默認是真實、客觀未經刪減的。
微信語音的證據形式既可以是電子數據,也可以是視聽資料,兼具二者的特點。一方面,對微信語音進行提取、制作、保管、鑒定等程序的審查,都應當嚴格按照電子數據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審查;另一方面,需要提取微信語音后形成書面的鑒定檢驗報告供審查和示證。司法實踐中微信語音鑒定意見一般會有三種:第一種是對嫌疑人使用的手機中的微信內容進行提取、固定后制作的電子數據檢驗報告;第二種是對微信語音的內容是否存在剪輯、修改等情形的鑒定報告;第三種是對微信語音中的說話人和某一個指定語音進行同一性認定的鑒定意見。
對第一種鑒定意見的審查,主要是依據相關電子數據類證據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程序上的形式審查;對第二種鑒定報告的審查,主要是依據騰訊公司在開發微信軟件時設立的既定規則,即原則上認定微信語音生成后未被修改,除非有明顯證據顯示存在被篡改的可能。對第三種鑒定意見的審查,比較復雜,目前立法和司法實踐中涉及案件不多,下面重點闡述一下對第三種鑒定意見的適格性審查。
證據的適格性是指證據材料能夠證明事實的資格,是證據材料能夠作為證據使用的前提,即通常所說的證據必須具備的客觀性、合法性、關聯性。把這三方面分解到微信語音中,要從以下三方面來審查:
(一)對微信語音材料的審查。可供鑒定的微信語音需要達到多長時間呢?目前對于語音同一認定的相關規范中對作為鑒定對象的語音的長短并無明確規定。在實踐中由鑒定人根據每段微信語音反映的聲音特征綜合評判。一般根據以往經驗,實踐中需要清晰的五個以上的可供檢驗的詞組才能完成鑒定。對多個短句的語音能否合并成一個長的句子進行鑒定,能否在一段對話中選取多個不同的詞組與嫌疑人語音進行鑒定?實踐中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每一個微信語音文件應當作為一個單獨的文件進行鑒定,不能將多個短句合并成一個長句或者挑選多個不同的詞組再進行對比鑒定,否則鑒定結果很有可能不是真實客觀的結果。
(二)對微信語音提取過程的審查。微信語音作為電子數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24條的規定,應當審查收集、提取電子數據是否由二名以上偵查人員進行,取證方法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收集、提取電子數據,是否附有筆錄、清單,并經偵查人員、電子數據持有人(提供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沒有持有人(提供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是否注明原因;對電子數據的類別、文件格式等是否注明清楚;是否依照有關規定由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見證人,是否對相關活動進行錄像;電子數據檢查是否將電子數據存儲介質通過寫保護設備接入到檢查設備;有條件的,是否制作電子數據備份,并對備份進行檢查;無法制作備份且無法使用寫保護設備的,是否附有錄像。
(三)對微信語音鑒定意見形式上的審查。微信語音鑒定意見和其他鑒定意見一樣,一般需要有:委托人或委托單位、送檢人、受理日期、案情摘要、檢材和樣本、鑒定要求、鑒定日期、鑒定過程、鑒定方法、鑒定機構和鑒定人簽名蓋章等。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應當附相關資質證明文件,審查是否具備鑒定電子數據和聲像資料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