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行掛牌儀式。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揭牌,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勇出席儀式。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主持儀式。
按照《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新組建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整合了原國家糧食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以及民政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旨在加強國家儲備統籌規劃,構建統一的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強化中央儲備糧棉監督管理,提升國家儲備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廣大干部職工表示,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的部署要求,全面高效履行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職責任務,認真實施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開創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來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當前,春耕生產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各地陸續進入農機作業高峰期。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截至4月11日,全國已投入1210萬臺農機,開展機耕2.27億畝、深松980萬畝、機械澆(灌)地9875萬畝,完成機播2546萬畝,機播作業進度快于上年同期0.5個百分點。預計今春,全國將投入大中型拖拉機、耕整機、工廠化育秧設備、高速插秧機、寬幅精量播種機等各類農機具2200萬臺(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麥、春大豆等糧油作物機耕率穩定在90%以上,機播率達到52%,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
據悉,今春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全力以赴打好今年農業生產第一仗,確保又好又快完成春季機械化生產任務,促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一是支持政策落實到位早。中央財政去冬提前下達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和深松作業補助資金。二是綠色高效裝備技術示范引領到位早。農業農村部啟動全國春耕農機化技術大培訓,舉辦現場演示培訓、專家下鄉指導等活動7820場次,參加活動的農民機手超過155萬人次。三是社會化服務發動到位早。農業農村部提早下發插秧機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證30萬份,并通過“農機直通車”等服務APP搭建春耕作業供需對接平臺。
(來源:中國農業網)
4月3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2018年財政重點強農惠農政策。政策指出,2018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將在東北地區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大豆補貼標準要高于玉米。
政策在針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方面,主要分為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生產者補貼、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根據政策,今年將繼續實施生產者補貼政策,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中央財政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統籌安排,補貼資金采取“一卡(折)通”等形式兌付給生產者。具體補貼范圍、補貼依據、補貼標準由各省(區)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具體確定,但大豆補貼標準要高于玉米。鼓勵各省(區)將補貼資金向優勢產區集中。為推動稻谷最低收購價改革,保護種糧農民收益,在相關稻谷主產省份實施稻谷補貼,中央財政將一定數額補貼資金撥付到省,由有關省份制定具體補貼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