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艷
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法律援助是國家設立的保障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一)法律援助對象
法律援助對象即有權或有資格申請并獲得法律援助的人。根據我國《法律援助條例》第一條的規定可知我國對法律援助對象的規定不是很清晰,范圍比較窄,經濟困難的標準較高。
美國議會于1975年通過了法律服務公司法案,該公司專向公民提供民事法律援助。根據該公司的規定,凡是收入貧困者均可申請。如今,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判例,窮人惹了刑事官司的麻煩,是不用自己花錢請律師的,只需要在法院填寫一張證明自己家庭困難的表格即可。
(二)法律援助范圍
法律援助范圍即指一個國家以各種形式所提供的法律援助的具體領域。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律援助范圍相比較,我國的法律援助范圍還不夠寬泛。我國法律援助范圍主要是民事和刑事案件,其余涉及較少。
在美國,刑事和民事法律援助范圍不斷擴大。民事法律援助對象不再局限于貧困者,而是擴展到特殊群體以及中產階級,刑事法律援助除涵蓋重罪外,輕罪也涵蓋在內。隨著經濟發展,美國法律援助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泛。
(三)法律援助方式
法律援助的方式即向貧困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基本形式或模式。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三十六條、三十七條和《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的規定可得知,我國法律援助分為指定辯護和申請辯護兩大類。范圍較為狹窄。
美國法律援助方式多樣,早在1910年美國就成立了第一家為刑事被告服務的公共辯護機構。此外,還有刑事法律援助和混合方式。美國的法律服務公司和律師協會也在法律援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法律援助資金來源
法律援助制度要想運行良好,資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資金匱乏成為制約法律援助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國,法律援助資金的來源包括政府財政撥款;律師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的業務收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社會捐贈等。
在美國,法律援助資金主要來自政府的財政撥款,而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難以投入大量資金來運行,因此法律援助制度較之于發達國家相比,相對不那么完善。
(一)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為社會提供更為充分的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一般只限于在本國審理的刑事案件或者解決的民事爭議,一般不對國家或行政機關為被告而提起的行政訴訟提供援助。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更應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為貧困者在需要時能夠及時有效地得到法律援助創造條件,確保司法公正。
法律援助的范圍不能僅局限于刑事或民事案件,也應該注重法律咨詢和免費訴訟方面。法律咨詢可以對申請人進行免費的指導,幫助其解決面臨的困難,免費訴訟可以減輕申請人的經濟負擔,但不包括判決應由申請人承擔的費用。
(二)積極擴寬資金來源渠道
法律援助與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因而我國法律援助財政投入資金比例相對較少,但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積累,我國經濟發展邁進了新時代,因此更應該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財政投入。
此外,也可以采用“眾籌”的方式,將法律援助的發展模式、每年代理和援助困難群眾的質量和數量等未來發展規劃以產品形式在互聯網上推廣來籌措基金,還可以廣泛吸收民間捐贈及其他渠道的資金。
(三)創新法律援助方式
目前,我國法律援助方式才處在探索階段,為此,我們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國外行之有效的法律援助方式加以借鑒,從而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援助方式。
我國的法律援助方式除指定辯護和申請辯護外,還可以增加諸如提供法律意見、代寫法律文書之類的法律協助。
(四)積極修改和完善現有法律援助立法
對于法律援助的相關問題缺乏完整的立法,縱觀全國對于法律援助依據只散見于《律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也只有2003年國務院頒布了《法律援助條例》加強了法律援助方面的立法,但是在法律援助的條件、范圍、形式、程序等方面的內容仍未明確詳述,因此社會各界對于加強立法的呼吁就更為迫切。
法律援助制度的確立,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它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它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實在實處,使得困難群眾不因社會地位高低、財產多寡而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國家,盡管法律援助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筆者相信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 參 考 文 獻 ]
[1]張耕.法律援助制度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任東來,陳偉,白雪峰.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25個司法大案[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