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華
海南省萬寧市煙草專賣局,海南 萬寧 571500
近年來,運輸環節涉煙違法案件屢有發生,尤其在物流快遞領域更凸現上升趨勢。盡管各地煙草部門已掀起一系列打假高潮,查獲違法案件成效顯著,有力打擊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但進入案審環節定性時,具體案發的不同情形會影響辦案人員對行為人是否構成“跨市縣”無證運輸違法行為的判斷,以及涉案中負責承運的物流快遞企業、寄件人和收件人的違法定性仍把握不準,阻礙了辦案進程。
于是,本文基于煙草專賣法律法規進一步梳理簡析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相關條款,并結合辦案程序規定對運輸環節具體案發情形進行深入探討以及對不同涉案人員法律責任進行簡述。
(一)跨市縣與準運證之無證運輸違法行為構成
國家依據煙草專賣法律法規對煙草專賣品運輸環節實施了準運證制度,以規范煙草專賣品流通秩序,并促使行為人合法運輸煙草專賣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3年12月28日)【以下簡稱:《煙草專賣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托運或者自運煙草專賣品必須持有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簽發的準運證;無準運證的,承運人不得承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2月6日修正)【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市、縣運輸煙草專賣品,應當憑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機構簽發的煙草專賣品準運證辦理托運或者自運”。同時,而這兩條規定也明確了行為人需要跨市(縣)級行政轄區以托運或自運的方式運輸煙草專賣品應當先向其所在地具有準運證審批權限的審批機關申辦煙草專賣品準運證,取得準運資格后,才能從事煙草專賣品運輸業務。若行為人欲從事跨市縣運輸煙草專賣品活動而不申辦煙草專賣品準運證,以托運或自運的方式發生了運輸行為,則侵犯了煙草專賣品準運證制度,構成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行為。
(二)跨市縣與異地攜帶之無證運輸違法行為構成
針對異地攜帶卷煙行為,國家煙草專賣局出臺了《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調整異地攜帶卷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煙法〔2013〕434號)文件對異地攜帶卷煙設定最高限量為每人次1萬支(50條)。而本文件的“異地攜帶”[1]指的是跨市(縣)攜帶行為,非同城攜帶。也就是說,同城攜帶煙葉、煙草制品尚無限量性方面的文件規定。如果行為人跨市縣單次攜帶卷煙超出1萬支(50條)的限量規定,則應當先向其所在地具有準運證審批權限的審批機關申辦煙草專賣品準運證,取得準運資格后,可以選擇托運或自運的方式運輸其攜帶的全部卷煙。反之,行為人在未取得準運資格的條件下,單次攜帶卷煙總量超出限量規定則構成跨市縣無證運輸卷煙的違法行為。
(三)同城無準運證之無證運輸違法行為構成
行為人在同城轄區內以托運或自運的方式從事煙草專賣品運輸行為則不需要申辦煙草專賣品準運證,但其運輸煙草專賣品的合法前提是能出具在當地購買該批煙草專賣品的有效證明。若行為人無法提供在當地購買該批煙草專賣品的有效證明,則構成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行為。[2]倘若當行為人采取郵寄的方式運輸煙葉、煙草制品,則要遵照《國家煙草專賣局、郵電部關于恢復煙草及其制品郵寄業務的通知》(國煙專〔1993〕7號)文件規定“①郵寄卷煙、雪茄煙每件以二條(400支)為限(二者合寄時亦限二條);②郵寄煙葉、煙絲每件以五公斤為限(二者合寄不得超過十公斤)。以上每人每次限寄一件,不準多件郵寄”執行。當行為人郵寄煙葉、煙草制品的數量超出該文件限量規定時,其郵寄行為則構成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行為。
(一)違法行為關鍵證據
對行為人違法行為認定主要以構成要件為基礎原則,即圍繞主體要件、客體要件以及客觀要件進行分析。而行為人跨市縣運輸煙草專賣品的合法與非法識別的關鍵證據是煙草專賣品準運證。[1]管理實踐中,煙草專賣品準運證核發工作須按照法定流程辦理,因此有審批權限的當地煙草部門是不會核發煙草專賣品準運證給予不法分子使用,而這種條件下則會促使不法分子在主觀上想盡一切辦法逃避執法檢查而違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獲取私利。因此,不法分子在未取得準運資格的前提下,不論以托運、自運、超限量攜帶及郵寄的方式欲從事煙草專賣品跨市縣運輸行為必是侵犯煙草專賣品準運證管理制度行為,是違法運輸煙草專賣品行為。
(二)具體情形與證據事實
在刑事犯罪領域,犯罪行為研究可分為預備、中止、未遂和既遂四種狀態。犯罪的預備指的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犯罪預備也是犯罪行為,而犯意表示不構成罰罪。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行為。犯罪未遂指的是已經著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缎谭ā返?3條第2款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既遂指的是行為人故意實施的行為已經具備了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應當以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具備了《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完全具備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備的,則不是既遂。[3]就涉煙案件領域而言,行為人無證運輸行為情節嚴重的也會觸犯刑律,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理,煙草辦案部門為了更好的研判行為人無證運輸違法情形,可以借鑒這四種狀態對受各類因素影響而發生違法運輸煙草專賣品案件進行分析,并相應分為違法預備、違法中止、違法未遂以及違法既遂四種狀態。
1.違法預備
執法實踐中,跨市縣違法運輸煙草專賣品通常不是單立事件行為,必與其供貨方和下線接貨方彼此相關聯的事件體系。而跨市縣違法運輸煙草專賣品事件發生的前提條件是供貨方與下線接貨方已完成煙草專賣品交易行為,并且具備可選的運輸方式或具體承運交通工具。隨后供貨方會將該批煙草專賣品以逃避檢查的方式運輸至異地接貨方指定的地點,或者由接貨方選擇托運、自運、攜帶以及郵寄的方式運回所購買的煙草專賣品。當負責運輸該批煙草專賣品的承運人在供貨方的出庫地點準備離開時,被當地煙草部門現場查獲。這個過程稱之為跨市縣違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預備狀態,即在供貨方與接貨方完成煙草專賣品交易行為的條件下,承運人通過已準備好的交通工具運輸該批煙草專賣品欲離開的違法狀態。當當地煙草部門對跨市縣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預備狀態進行查處時,首要取得以下證據事實:接貨方購買該批煙草專賣品直接交易的證據、供貨方出貨記錄證據以及使用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各類票據等,以證實該批煙草專賣品是在未取得準運資格下的跨市縣涉煙運輸案件。若當地煙草部門未能取得這些證據事實,則不能證實該批煙草專賣品屬于跨市縣涉煙運輸案件,宜按照同城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性進行識別,再作進一步處理。[2]
2.違法中止
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行為人違法預備已完成,必然要駛離出發地點,沿運輸路線進行。然而,行為人在當地交通運輸途中會受到不良天氣或供貨方出貨管理偶然失誤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而返回出發地,返回途中被當地煙草部門截獲;或者行為人已經跨入其他市縣,但遇到接貨方臨時退貨則不得不擇返,以致運輸該批煙草專賣品不能完成異地接貨交易,而在返回途中被當地煙草部門查獲。這個過程稱之為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中止狀態。違法中止是違法預備完成后,行為人因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中止繼續跨市縣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行為,未造成對其他市縣卷煙市場經營秩序的惡性擾亂后果。當地煙草部門在查處違法中止狀態下的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案件時,也應基于違法預備的取證方式進行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認定。
3.違法未遂
行為人在未取得準運資格的條件下從事跨市縣煙草專賣品運輸行為,在未“跨市縣”行政轄區之前,因運輸該批煙草專賣品的交通工具出現故障而不能實現異地運輸接貨,此時被當地交通執法部門檢查發現,并移交當地煙草部門處理的涉煙案件。這個過程稱之為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未遂狀態。當地煙草部門在辦理違法未遂狀態下的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案件時,也應參照前述違法預備的取證方式進行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認定。
4.違法既遂
未取得準運資格的行為人運輸煙草專賣品已進入其他市縣行政轄區,其運輸行為已構成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行為,且在異地運輸途中被屬地煙草辦案部門截獲。這個過程稱之為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既遂狀態,是常見違法情形。
5.違法既遂后續倉儲
未取得準運資格的行為人已完成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隨后將該批煙草專賣品倉儲于接貨地倉庫,倉儲期間被屬地煙草辦案部門查獲。負責辦案的煙草部門憑直接無證運輸證據、異地購貨證據定性為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1]若對倉儲該批煙草專賣品的占有權人與當地經營者發生了購買交易,不論處于同城運輸何種違法狀態即被查獲,則應當按照同城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違法性進行識別,分別追究占有權人的銷售違法行為和經營者違法經營行為的法律責任。[2]
(三)集體討論權應用
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案件觸及刑事領域應當移交屬地公安機關立案偵辦,若僅涉及煙草專賣行政處罰案件則應當由屬地管轄的煙草部門具體辦理。由于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會出現不同的違法情形,有些案情較為復雜,難以一時定斷,此時負責辦案的煙草部門應當結合涉煙重大案情行使《煙草專賣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信部第12號令)第三十八條第二款法定“集體討論”案審權力的規定,圍繞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狀態、關鍵證據以及相關證據事實,集體討論決定行為人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性質,在行政處罰裁量權幅度范圍內合法合情合理給予行政處罰。
(四)法律責任追究
1.一般情況
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涉案人員會涉及物流快遞企業、寄件人、接件人、貨主等個人或企業。對托運情形,跨市縣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涉案方主要由供貨方、承運方和貨主三個角色組成;對郵寄情形,則主要由寄件人、承運方和收件人三個角色組成;而對自運或攜帶的情形,則主要由供貨方和物權人組成。但這些涉案個人或企業的法律責任應結合具體案情基于煙草專賣法律法規規定而進行追究。對供貨方的法律責任追究應著點于銷售違法行為,即銷售非法生產煙草專賣品或無證批發或無證經營等;對接貨所有權方的法律責任追究應著點于非渠道進貨、無證經營以及無證運輸等;而對承運方的法律責任追究應著點于“明知”。[1]
2.特殊情況
實踐中,個別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案件會出現供貨方與接貨交易方就煙草專賣品物權歸屬引起爭議的情形。如在實施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行為之前,供貨方與接貨交易方達成了購買該批煙草專賣品的口頭或書面協議,并在無其他交易條款的約定條件下約定以到貨付款或到貨后的其他方式交易,而在運輸過程中,該批煙草專賣品被屬地煙草辦案部門查獲。那么,該案件中的違法行為人是供貨方還是接貨交易方呢?依法追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人應以煙草專賣品的物權歸屬構成貨主進行界定。因此,根據《民法通則》第72
條第2款的“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規定,若供貨方和接貨交易方就運輸的煙草專賣品未完成交付交易,貨物物權應當歸屬供貨方,即供貨方承擔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法律責任。倘若供貨方和接貨交易方之間有直接證據證實存在其他交易完成的約定事項,則接貨交易方承擔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的法律責任,而供貨方則視違反煙草專賣法律法規條款情況而承擔相應的銷售煙草專賣品的法律責任。
“跨市縣”無證運輸煙草專賣品案件發生的具體情形不同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干擾煙草辦案部門對案件定性的研判,但合法“跨市縣”運輸煙草專賣品的前提必是先取得煙草專賣品準運證,行為人在未取得準運資格之前,不論其運輸行為處于何種狀態,必是侵犯煙草專賣品準運制度的違法行為,只是違法情節輕重及裁量差異。因此,煙草部門在案審環節務必抓住關鍵證據,準確定性,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 參 考 文 獻 ]
[1]孔祥帥.煙草專賣行政執法實務[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5,5:229,234,240,280.
[2]唐克華.淺議同城非法運輸煙草專賣品的違法性與監管策略[J].法制博覽,2017(11):5-7.
[3]黑龍江省雞西市恒山區人民法院.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和既遂[EB/OL].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