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美 孫 銳 謝佳欣 趙 萌 周哲宇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225
中國聯通公司在多年發展積累和電信行業市場競爭新形勢下于2017年開始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通信三大巨頭企業中,聯通公司的改革是獨一的,但是作為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還是可以從過去尋找到經驗的。對于聯通公司來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本文主要從改革中勞動者權益保障這一角度進行分析。
在通信行業領域,中國聯通公司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一直處于競爭發展態勢,為了尋求突破口,匯聚更加有利的資源和開拓創新發展渠道,中國聯通積極與多家投資企業合作,在利用現代互聯網基礎上開辟了新的發展模式。
(一)聯通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治環境與背景
電信是服務大眾產業,也是國家戰略保障產業,因此國家主導控制維持著三大運營商的局面,而關于其發展走向,國家也十分重視,在國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規劃和各種意見中多次提到電信行業國企改革問題。國家對包括中國聯通公司在內的國企改革確定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和控股地位,改革的目標在于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在市場中的占有力,以實現國家對通信行業更好的控制,因此國家支持更多力量參與到聯通這樣國有企業改革中,也針對電信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專門出臺了政策以提供支持,為投資者確立信心,為通信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匯聚更多領域優勢資源和力量。
(二)聯通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濟環境與背景
從新世紀開始我國社會經濟環境就不斷發生著變化,近年來隨著網絡經濟時代到來更是促進國內經濟邁進了新常態,無論是對于私企還是國企都面臨著新的發展課題,尤其是作為國家戰略組成部門的通信行業,雖然享受著各方面政策優勢,但新的經濟環境迫切需要產業升級來激發發展活力。以通信行業來看,我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國家,在通信領域也在迅猛增加,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使用量都呈現相當大規模,而且在與互聯網融合方面更加顯著,因此聯通公司應當積極面對新經濟環境帶來的挑戰,抓住新經濟環境下新機遇,創新發展以贏得競爭動力。
(三)聯通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社會環境與背景
作為通信公司,聯通公司向社會提供通話、移動數據等各方面業務,在客戶方面也涵蓋了各類主體,尤其是個人用戶,在智能手機逐漸普及的今天,通信服務使用更加頻繁,除了打電話,越來越多的人時時刻刻都在用手機關注著社會新聞、朋友圈、購物、娛樂等,可以說人們的生活與通信服務緊密程度越來越緊,這也使得廣大手機網民對移動網絡需求越來越大,在此環境背景下,聯通公司和移動、電信運營商都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同時也應當融合網絡等各方面力量推進產業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多樣化服務。
上世紀末進行國企改制改革中產生了大量下崗,給勞動者個人和社會都帶來了一定影響,雖然當前市場經濟活躍存在著巨大就業潛力,但是國有企業改革中人們還是十分關注勞動者權益保障,不但包括是否會下崗,其權益變動也是關注問題。
(一)改革過程中缺乏職工參與意見
我國對企業改制改革在經濟立法方面有著諸多規定,其中《勞動法》中也有涉及,主要是關于企業改制中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基本原則,規定對于擬進行或者正在進行改制企業應當及時將改制的具體方案進行公布,以便企業職工和勞動者獲取相關信息,并發表相關意見,同時規定改制的方案需要經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同意,雖然沒有嚴格硬性規定,但是也具有指導性意義。但是過去包括國企在內一些企業改制中并沒有按照該原則執行,缺乏對企業職工意見的聽取和采納,甚至有的企業改制根本不允許職工聽取改革方案意見,使得最后執行改革方案無法體現和保障勞動者權益,對于這一問題,中國聯通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時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確定員工持股方案時更要保障員工參與意見來保障他們的權益。
(二)改革后離職勞動者權益無法保障
上文提到過去國企改制中出現了大量下崗職工,雖然我們新時期改制已經在這一方面有了安置辦法,但是改制后仍然無法避免一部分勞動者會離職,尤其是像中國聯通公司這樣大的央企,隨著信息化水平應用提高,所需用工數量越來越少,一些機構、部門難免有裁減人員,一般來說,裁減的都是缺乏專業技術、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員工,即使是當前勞動力市場潛力大,對于離職勞動者再就業也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因此其權益保障仍然值得我們關注。
(一)提高企業職工個人權益保障意識
經過多年法制建設與普法宣傳工作,社會大眾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包括在勞動關系中對勞動法認識也在不斷提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仍有許多勞動者受到用人單位各種限制而缺乏維權意識,這一問題在國有企業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尤其是在企業改制中各種制度和工資待遇變化大,作為勞動者應當提高個人權益保障意識,還有一些勞動者可能面臨解聘,如何申請經濟補償是維權重要方面。
(二)通過改革過程的程序合法加強勞動者參與
首先從法律角度,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屬于重大改制,應當經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尤其是改制中涉及對企業職工進行裁減或者其他安置的必須要按照《勞動法》相關規定進行討論和協商。尤其是對裁減的勞動者在經濟補償以及相關證明方面要明確,以方便勞動者再就業。
其次,對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在聘用勞動者方面也要以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為前提,對于留用的勞動者要與之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對于解除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也要盡量尋求安置措施或者為其再就業創造條件和機會,這樣才能避免過去發生的下崗職工群體性惡性事件。
(三)加強工會在改革中對勞動者權益的發聲與維護
以聯通公司為例他們有自己的工會,工會是代表企業職工的重要組織機構,同時也能參與到企業改革過程中,在參與中工會就是代表職工利益進行發聲的,這是工會最主要職能,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除了國有股份,還會有其他主體參與進來,工會更應當代表勞動者進行發聲,在保障勞動者權益方面提出意見。此外,工會還應當發揮與企業勞動者之間的聯系作用,將改革中有關涉及勞動者權益方面的內容進行公開公示,保障勞動者對自身權益的知情權,讓改革深入企業勞動者中間,這樣也有利于改革順利進行。
(四)完善社會保障配套體系建設
勞動者權益中除了基本工資、福利待遇外還有很重要一項就是社保,當前包括一些微小企業在內都會為其職工辦理繳納社保,中國聯通公司這樣大型企業更是有保障,但是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在各方面制度上都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都要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因此社會保障體系應當為改革企業做好配套服務,配合企業平穩順利過渡勞動者社保,保障勞動者社會保險不斷檔,同時企業還要為裁減員工考慮社保連續性,例如可以為離職勞動者繼續繳納三個月或者半年社會保險,為其再就業保險續繳留足期間。此外,社會保障體系除了繳納社保功能,還可以利用掌握的企業信息,向勞動者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還可以鼓勵離職勞動者進行創業,進行創業指導。
經過多方面考慮,作為國企的中國聯通公司施行了“引入戰略投資+定增+股權轉讓+員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員工持股使得混合所有制經濟體更豐富和完善,同時也有利于對企業職工起到激勵作用,勞動者在企業作為持股人具有主人翁地位,在工作方面也會更加具有積極性。對企業職工個人而言,也是在企業內權益的一種極大體現。
我國員工持股從過去集資成為股東到現在經過多年發展也逐漸規范,中國聯通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確定的員工持股,其內涵主要包括進一步提升企業中勞動者的福利待遇,激勵員工,形成勞動者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共同推進企業改革發展。可以說中國聯通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確立的員工持股方式對同類企業尤其是國企改革具有重要領航意義。
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仍在繼續,也是國企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必然選擇,中國聯通公司進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啟了通信領域重大改革步伐,對通信行業進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進行研究,更加系統認識到了當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必要性,對其他混合所有制改革企業也具有一定理論指導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孫秉璋.從中國聯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談國企高管薪酬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31-33.
[2]中國工運研究所員工持股課題組,張立新,劉蕾,王壓非,趙亮亮.員工持股制度與員工權益保障初探[J].公會信息,2015(12):6-10.
[3]李紅娟,張曉文.員工持股試點先行:值得期待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于江蘇、江西國有企業員工持股改革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17(04):96-101.
[4]趙紀越,郭施慧.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國聯通公司戰略管理研究[J].中國商論,2017(2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