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佳
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刑事被害人知情權是指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被害人(也就是合法權益被犯罪行為人侵犯的人)他們在訴訟程序的進行中,有權利從司法機關那里得到與自己案件相關的一系列信息,有權利知道自己案件的進展情況。刑事訴訟的被害人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他們只有知道關于自己案件的訴訟情況,才可以在訴訟程序的過程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現代的刑事訴訟普遍追求保障人權。知情權作為被害人的一項很重要的人權,可以說是一個國家訴訟文明程度非常關鍵的一個標志。對被害人知情權保障的研究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
在我們中國,很大多數人,不管是學者還是司法人員,在研究刑事訴訟法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只是喜歡關注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權利的保護。力圖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更好的援助,以便讓他們得到公正的審判。而我們現在施行的刑事訴訟法,對被害人權利的保障卻存在許多缺陷。知情權作為被害人的一項很重要的人權,可以說是一個國家訴訟文明程度非常關鍵的一個標志。
美國通過制定《刑事被害人權利法》、《被害人的權利及被害人賠償法》等一些專門的條文中,有很多關于被害人知情權的規定。而且美國還是被害人權利入憲運動的熱情支持者,將知情權列入擬定的憲法修正案中。
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便開始關注被害人全力保障的問題,并為此制定了相關法律予以保障。比如,它規定了警方應該對被害人透露案件的進展情況以及對嫌疑人怎么處置的問題;又或者應該向被害人說明訴訟程序、訴訟進程和對被告是否應該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措施。英國的法律還規定了檢察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接受當事人的電話咨詢和面對面的詢問,這一系列的制度都十分的人性化。
第一、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被害人可以向檢察院陳述自己的意見。在1996年的刑事訴訟法中規定了在審理案件的時候,人民檢察院應當聽取被害人自己的想法。但在實際情況中,檢察院有沒有聽取被害人的想法這一點很難看出來或者檢查出來,所以,這一項規定往往就只停留在了表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增加了一些明文性的規定。
第二、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給予了訴訟代理人可以及時的獲取判決書這么一項權利。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第一次審理后的判決書不僅要送達給被害人,還應該送達給訴訟代理人,這樣就可以雙重的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權。
(一)刑事被害人知情權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
在我國,知情權的規定只是十分散落的分布在一些憲法性法律、行政法或者民法等各個部門法的規定中,我國對知情權并沒有一個專門性的規定,也沒有很明白的清晰地在法律上對知情權作出一個完整的解釋。這就對刑事被害人知情權保障制度的建設設立了一個很大的障礙。具體來說,我國在刑事被害人權利保障方面的規定過于簡單,尤其是在知情權的保障方面只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
(二)刑事被害人知情權的內容不完整
在立案階段,沒有給予刑事被害人在刑事案件立案上的知悉權,只是規定在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不予立案時,應當將不予立案的原因告知被害人。偵查階段被害人的知情權也是嚴重缺失。在偵查階段,為了實現社會公正,現行法律給予了犯罪嫌疑人很多權利,充分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權,實現了社會公正。但是與之對應的被害人的知情權卻在很多時候被忽略了。在審查起訴階段,被害人知情權的保障也很少,內容依然不夠完整。在審判階段,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權完全被忽視了。被害人在這一階段只是被當做旁觀者坐在審判席位上。這一點對于保護被害人的知情權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在執行階段,被害人知情權基本上是完全喪失的。在執行前的各個階段,《刑事訴訟法》都賦予被害人一定程度的知情權,唯獨在執行階段,卻是完全把被害人排除在外了,這有可能會造成刑事執行程序與其他的程序造成一定程度的脫節。
[ 參 考 文 獻 ]
[1]田圣斌.刑事訴訟人權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孫亮.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權益保障[D].中國政法大學,2011.
[3]張薔.論刑事被害人的訴訟地位[D].中國政法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