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輝 魏紹濱 劉建波 黑龍江 黑河 164400
黑龍江遜克奇克國家糧食儲備庫
糧食是熱的不良導體,糧粒中的熱量是慢慢傳遞到空氣中的。然而采取大風量通風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通風效率較低。因此,本研究針對節能、保水通風,開展如下實驗。
試驗倉為鋼結構高大平房倉,長51.87m、寬33.93m,糧堆高6.9m,倉頂及倉壁為彩鋼板為面內置保溫巖棉做保溫隔熱層,內為擋糧網結構,擋糧網距倉壁0.6m,倉房南北檐墻分別設有4個通風口,每個風口由風源分配箱形成3條地上籠支風道,單條風道長15m。主風道開孔率為35%。空氣途徑比為1.4。
本倉儲糧品種為玉米,共儲糧數量量為9303t,入倉水分為13.9%,含雜0.8%,容重766kg/m3,通風前水分上層14.0%,中層13.9%下層13.8%;倉溫13.9°C,中上層糧溫19.5°C,中下層0°C,全倉最低-4.2°C,平均溫度9.2℃。
選用4臺風扇式軸流風機,單機風量為6500m3/h,全壓375Pa,功率1.1kW。分別布置在東西兩側倉窗中。
本地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日照時數2600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溫0.5度,無霜期125天。
通風區間為:10月11日至1月22日。作業期間,大氣溫度最高10℃,最低-29℃,大氣濕度58%。在通風區間內,嚴格按照《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程》中的標準進行操作,在內外溫差≥8℃,且外界氣濕偏小的情況下,利用干燥、低溫的有利天氣通風,為間歇式通風,累計通風23天,共552小時,平均降溫15.3℃。通風結束時,倉溫-14.0℃,中上層糧溫-2.3°C,中下層-9.7°C,全倉最低-25.5°C,糧堆平均溫度-6.1℃。
整個通風區間累計電耗(總耗電)2428kW·h,單位電耗(單位能耗)為0.02kW·h/℃·t。從實際通風能耗來看,遠遠小于《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程》中地上籠降溫通風單位能耗0.04kW·h/℃·t的要求,比風扇式軸流風機緩速通風略高。
通風前糧食平均水分為13.9%,通風結束糧食水分上層為14.0%,下層13.6%,通風水分下層平均損失為0.2%。上層無明顯變化。
本次使用風扇式軸流風機對獨立的儲糧貨位進行整體通風。首先檢查風機和電源線,保證其能安全正常運轉;檢查倉壁有無縫隙、門窗能否閉合嚴密,保證其氣密性;主風管內有無雜物,保證其進風通暢;及時清理風道口附近輕質異物,防止在通風時吸入風管,影響其通風效果。然后,通風前還應全面檢查一次糧情,異常糧情和有可能出現的通風死角,重點標記,通風中應加大檢查力度,確保其儲糧安全。最后依次開啟風機,打開所有通風管道,然后關閉門窗,在倉內形成負壓,倉外低溫空氣由風道進入,從下至上通過糧堆,通風開始。
采用軸流風機吸出式負壓通風,冷空氣經倉底部的通風口進入倉內,從下至上經軸流風機出風口排出倉外,糧堆由下至上的層面依次降溫,降溫梯度與變化趨于均衡。由于進風口和出風口在同一墻面,形成了由近風機到遠風機糧溫由低到高的梯度,同一平面當靠近擋糧網處糧溫達到-10.0℃時,中心離風機較遠的糧溫還是-8.0℃,高出平均糧溫2℃。如果在通風過程中用鋪膜來改變通風方向,應該能夠有效解決糧溫梯度的問題。
在特殊部位降溫效果方面:采用風扇式軸流風機負壓通風,流經各點的空氣均勻、穩定,由于溫差關系,糧溫高的部位易產生結露現象,四個邊角不易受外界低溫影響,溫度較高。
在糧食底層溫度變化方面:通風結束后,底層糧溫最低,是由于離風道較近,最先接觸冷涼空氣,提高了通風降溫的效果。
在糧食上層降溫效果方面:通風結束后溫度最高,主要是糧食經過一個夏季的存儲,上層受較高氣溫、倉溫的影響,積蓄性溫度較高的原因。糧堆中層降溫最均勻,溫度梯度接近操作規范,說明經過糧堆的干冷空氣均勻。
整個實驗的通風作業用風扇式軸流小功率風機,采用緩速間歇式通風方法,通風時間相對于大功率離心風機較長,但通風能耗低。儲糧水分損耗小。采用大功率風機進行壓入上行式通風,用11KW/h風機8臺,通風周期5天,電費:10560元,單位能耗ET≤0.04KW.h/(t°C)。用軸流風機通風23天,電費:2428.8元,單位能耗ET≤0.02 KW.h/(t°C)。通風周期下來水分損失較小,除底部水分降低0.2外,中上層平均無明顯變化。與采用11kW風機豎直通風整體平均最少0.5%的水分減量相比效果明顯。同時,能夠達到通風降溫的預定目標。從通風降溫、保水通風的角度小功率軸流風機通風的實踐效果能滿足安全儲糧,低溫儲糧要求。
按照空氣流動方向,存在通風過程中降溫滯后的現象,主要是雜質聚集區,兩風道中間區域,特別是離風道口和風機較遠的糧堆中心地帶,在糧食入倉鋪設地上籠時,選擇合適的風籠開口率,控制進風量大小,應該能夠有效降低糧堆糧溫梯度。
倉房四角沿沒有安裝風機的南北擋糧網方向有通風死角,主要原因是負壓通風有別于大功率通風,大功率壓入上行式通風受糧壓及擋糧網的影響,進入糧堆的空氣充盈、全面。加大風機功率或延長通風作業周期,能有效解決四角及兩邊通風量不足,消除通風盲區。
由于軸流風機在設計之初就在倉窗內安裝完畢,所以本次實驗采用的是上行式通風,本實驗通風周期長,適用于北方冷涼氣候條件充裕的地區。
上層糧食受外溫、倉溫影響較大,過夏積熱導致糧溫高。通風過程中和風機停止后,應著重檢查上層糧溫、糧情,出現結露現象,是由于熱空氣上行,聚集在糧面上部,應當繼續啟動風機通風,或輔以人工翻動糧面,直至結露消除。
在實際通風過程中,糧堆上表面局部地方通風不暢,糧食降溫效果不顯著,因此后續實驗應適當考慮糧倉裝糧的高度、風機功率及風道走向下的風機位置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