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君
(315400 浙江姚城律師事務所 浙江 余姚)
某電器公司起訴周某,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票據款損失。原來蕭山某銀行簽發了一份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為杭州某化纖公司,收款人為某塑料物資商行。通過一系列背書,某貿易公司得到匯票。本案的原告某電器公司與某貿易公司之間有業務往來,貿易公司將匯票轉讓給某電器公司。周某作為某編織廠的業主,以失票人向蕭山區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法院受理后于作出民事判決書,宣告上述匯票無效。之后,周某憑借除權判決取得了該匯票的票據權利。某電器公司持匯票向銀行托收時遭拒付,被銀行告知了匯票被法院除權判決的事實。為此該公司起訴周某,要求其賠償匯票記載金額。
《票據法》規定:票據權利包含了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是持票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票據權利是在票據關系中產生的一種權利,在票據行為產生以后,票據與票據權利一起存在,權利人就可以通過票據來行使票據權利,權利與票據二者相輔相成。因此,最后的銀行承兌匯票的合法持票人作為票據的權利人,當然享有票據權利。
票據只要具備形式性、文義性和無因性三點,就能形成票據權利,權利人只要擁有票據就具有票據上的一切權利。票據的取得可以通過出票和背書這些票據行為,也可依據平常的法律行為,通過相對人之間的直接交付占有來取得。對于不是通過背書取得的票據,只要已經支付了相應的對價就可以享有相應的票據權利。因此,只要同時具備主觀善意、手段合法、支付了相應的對價這三點,票據的取得就是合法的。另外,票據的取得必須誠實信用,其產生的關系完全基于真實和支付了相應的票據對價。票據行為只要具備這些要件,即產生法律效力。匯票在到期日前被拒絕付款的,匯票的持票人可以行使法律規定的追索權。
付款請求權,是指持票人按票據上記載向票據主債務人請求付款的權利。持票人,持票人、最后的被背書人、匯票中付款后的最后付款人全部可以是行使付款請求權的權利人。
所謂追索權,是指票據的持票人在到期不能獲得付款、不能獲得承兌以或者其它原因時,最后的匯票持票人請求其前手清償票據金額的一種票據權利,又稱償還請求權。有了追索權,票據債權具有了安全性,給票據債權設立了保障。
追索權可以根據持票人行使權利的時間先后,分別為期前追索權和到期追索權二種。匯票的最后持票人在匯票到期前向付款人請求付款時,如果付款人到時不愿兌付,持票人可以行使到期追索權,也就是可以要求出票人、背書人及其他債務人兌付匯票。本文所闡述的主要是到期追索權。
最后持票人的權利可以對抗提起公示催告的失票人。
公示催告程序是失票人為獲得票據權益,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宣告票據無效,產生票據權利與票據本身相分離的法律后果。匯票的失票人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從而取得銀行承兌匯票的付款權利。
按照《票據法》規定,作為匯票的最后持票人享有向提出公示催告的失票人追索的權利。匯票的最后持票人要成為票據當事人,就要有證據證明通過支付相應對價取得匯票,最后持票人就算不是依據背書轉讓,那么最后的持票人還是享有相應的票據權利。最后的匯票持票人只要提起票據訴訟,受理公示催告的法院所作的除權判決被視為撤銷,不需要法院另行判決。申請公示催告的當事人不是匯票的最后持有人,因申請公示催告行為對匯票的最后持票人所造成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受理公示催告的法院作出的原除權判決所確認的票據權利不能優于票面記載事項,提起公示催告的失票人無法提供證據證明匯票的最后持票人不具備合法性,比如基于惡意取得匯票的情況下,申請公示催告的失票人取得匯票的票據權利的行為損害了匯票最后持票人的權利,匯票的最后持票人有權要求提起公示催告的失票人賠償票據項下的款項。
本案原告認為被告以與原告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抗辯,不會阻斷原告行使票據效力。只要以合法方式取得票據,即使不是經背書轉讓,原告仍然可以享有票據權利。原告取得匯票時,匯票記載事項完整、背書連續,是完全合法有效的匯票。原告基于正常的經濟往來取得匯票,乃是匯票的最后合法持有人,被告如果已經取得了匯票金額,就會使原告無法行使匯票的票據權利,被告的行為直接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利。
法院認為原告提交其合法取得票據的證據,原告享有票據權利。被告申請公示催告,致涉案匯票被除權,造成原告損失,被告理應賠償。由此可見,票據的最后持票人通過合法途徑取得匯票,證明自己是票據權利的唯一合法主體,仍然可以享有票據權利。
[1]高峰.論票據權利的實現[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2]于永芹.票據法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1日.
[3]張文楚.票據法導論[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月1日.
[4]楊建學.商法學[M].法律出版社,201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