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曉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執行懸賞保險是指:在民事執行中,法院準許發布懸賞公告之后,申請執行人自愿在保險機構對“懸賞廣告”進行投保,承保條件達成時,由保險公司對懸賞線索提供人支付懸賞金的行為,執行懸賞保險是一種新型的保險產品。是由保險機構和法院聯合開發的新類型保險產品,它與傳統的保險產品有一定的差別,能夠有效地減輕申請執行人支付高額懸賞金負擔,同時也提供了對付“老賴”的新招,有利于解決執行難問題。
在執行懸賞中,賞金一般由申請執行人支付給線索提供人的,有一些法院也要求由被執行人支付賞金,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是由申請執行人先行墊付,實踐中可能會一些申請執行人因為費用負擔過重的問題而無法選擇這種高效的執行方式,使得被執行人繼續逍遙法外。這種最新的懸賞保險制度,有效解決了負擔過高的問題,申請執行人只需要向保險機構支付賞金的百分之十作為投保金額,一旦線索提供者的線索被查證屬實,相關的懸賞金就由申請執行人投保的保險公司去承擔。這極大地消除了申請執行人支付大額賞金的顧慮,給經濟狀況不寬裕的執行人帶來了福音。
這種由法院和保險公司聯合推薦的保險產品,不僅滿足了經濟不寬裕的申請執行人的懸賞需求,其次也加大了對被執行人的曝光范圍,在申請執行人向保險公司投保后,保險公司聯合法院在網絡、報刊等媒介上發布懸賞廣告,范圍相比以往僅僅只有法院發布的渠道相比,拓寬了懸賞的范圍,增加來了保險公司的懸賞渠道,給被執行人更大的精神壓力,這是執行與保險行業的結合的良好開端,為今后執行與其他行業的結合起到了示例作用。有利于執行難問題的解決。
執行懸賞出現以來,各地法院的做法不一,有的法院則認為執行懸賞的費用應當申請執行人承擔,有的法院則認為費用應當由被執行人承擔,從2000年提出執行懸賞這個新措施以來,賞金費用承擔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從2017年以來,各地法院都聯合保險機構推出“執行無憂”的懸賞保險,有效地解決了費用承擔爭議問題,因為懸賞金都由保險機構承擔了,有效解決了各地法院對懸賞金承擔分配不一的問題,統一了司法裁判,保證了法律的公平適用。
執行懸賞保險是在執行懸賞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執行懸賞保險以執行懸賞為載體,執行懸賞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會影響執行懸賞保險的適用問題,執行懸賞本身存在著,適用范圍不明、審查標準不一、線索舉報人范圍界定不明等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到執行懸賞保險的適用。
在實踐中,各地法院對執行懸賞啟動的標準不一,例如北京高院的啟動執行懸賞的要求是:“對被執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被執行人隱匿、轉移財產”兩類;廣東高院的規定是:“經申請人提供、被執行人報告和執行法院查找,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或其財產不足以清償本案全部債務”。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各省份的法院對啟動條件的適用不一,根據各地法院的做法,筆者總結出三種可向法院申請執行懸賞的種類:
(1)法院依職權無法查明被執行人財產,被執行人沒有如實申報財產。此條呼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在此規定的28、100條,“最高院規定被執行人有如實匯報其財產狀況的法定義務,被執行人違背了其應盡義務,需對適用懸賞執行的后果負責”。
(2)被執行人有轉移、隱匿財產可能的。寧夏高院、沈陽中院有此規定。
(3)被執行人失蹤或下落不明,且無法查證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的案件。這上述三種情形的任何一種出現,都會影響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賦予他們可以申請執行懸賞的權利,有利于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法院執行案件的終結。只有明確了什么情況下才能適用執行懸賞,才能更好地推廣執行懸賞保險的適用。
執行懸賞措施的另一個缺陷是:線索舉報人的范圍不明確,被執行人自己可否自己舉報自己獲得債務減免,被執行人的近親屬舉報,利用職務便利獲取信息的工作人員舉報等問題如何處理,沒有得到解決,有學者主張運用負面清單制度,主張舉報人必須是是和案件沒有利害關系的人,負面清單包括:因為工作便利而獲取相關信息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被執行人的近親屬以及其他一切與執行案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都不能做舉報人。筆者贊同這種負面清單設置。能夠有效地明確線索舉報人的范圍,哪種線索舉報人是法律認可的,是執行懸賞保險公司進行理賠的對象,明確執行懸賞舉報人范圍對于執行懸賞保險的發展至關重要。
執行懸賞保險的出現彌補了傳統執行懸賞的一些缺陷,維護了債權人權益也促進了執行案件的結案率,但是執行懸賞本身存在的其他問題也仍然阻礙著執行懸賞保險的發展,因此完善相關執行懸賞措施的弊端對執行懸賞保險的推廣和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馬浩.我國懸賞執行制度的“興”與“行”[J].蘭州學刊,2013(10).
[2]楊榮新.懸賞執行應當完善相關制度[N].檢察日報,2006-07-12(5).
[3]唐豪.論執行懸賞制度[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