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 蔚
(523009 廣東陳梁永鉅律師事務所 廣東 東莞)
A公司因B公司拖欠設備款,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B公司支付拖欠的款項900萬元及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標準為每天萬分之六,從合同約定的應付款日期之次日開始計算至所有貨款清償之日止)。法院經審理后作出判決支持了A公司的訴訟請求。判決作出后,雙方在各自上訴期內均沒有上訴,判決生效。
不久,B公司主動聯系A公司,表示其目前資金周轉十分困難,希望A公司能給予寬限,允許B公司延期、分期支付款項,同時,B公司提出,如果B公司沒有按達成的協議按期付款,違約金標準提高至每天千分之一(從判決確定需履行支付義務之日的次日起計算),B公司將一臺設備作價400萬轉讓給A公司以抵償部分欠款本金,同時由第三方C公司提供連帶保證擔保,保證期間為三年。
A公司經過綜合考慮,同意與B公司和解,經過多次磋商后確定和解協議條款,A公司、B公司、C公司簽署了和解協議。A公司也就暫沒有申請強制執行。
一直以來,對于執行外的和解的效力,理論界與實務屆都有爭論。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2月22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和解規定”),從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本文主要立足“執行和解規定”,以及結合其他相關規定,擬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與探討:
(1)執行外和解協議是否“執行和解規定”調整的范圍?
(2)A公司、B公司、C公司簽署的和解協議,是否對申請執行時效產生影響?如果是,具體產生怎樣的影響?
(3)如果B公司沒有按和解協議履行,A公司能否按和解協議的內容申請強制執行?包括:
①能否按約定的違約金標準強制執行?
②能否要求將和解協議中約定的B公司用于抵償部分欠款本金的設備強制交付給A公司?
③能否直接將C公司列為被申請執行人、強制執行C公司財產?
(4)如果達成協議后A公司申請強制執行,B公司是否可以采取有關措施阻卻執行?
(1)執行外和解協議,只要符合“執行和解規定”對執行和解協議的定義,應屬于“執行和解規定”調整的范圍,但并不是所有條款都適用于執行外和解?!皥绦泻徒庖幎ā钡谝粭l,首先就其調整的“和解協議”進行定義:當事人自愿協商達成,依法變更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主體、履行標的、期限、地點和方式等內容的協議[1]。
雖“執行和解規定”沒有出現“執行外和解”(或“執行前和解”)的表述,但從其定義中,并無限定是在申請執行后達成的和解,只要是當事人自愿達成、內容是變更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有關內容、內容不違法的,均應屬于“執行和解規定”的調整范圍。但“執行和解規定”中明顯僅適用于進入執行程序后的有關條文,除非有進一步的規定,則不應適用于執行外和解情形。
(2)A公司與B公司達成的執行外和解協議,應產生申請執行時效中斷的效力,但中斷后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何時開始重新計算,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早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執行程序若干問題解釋”),其中第二十八條就明確規定,申請執行時效因申請執行、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當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2]。該規定并沒有特別將和解協議限定為執行中的和解協議,從文義上分析應包括執行外和解協議。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申請執行時效可以中止、中斷,并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3]。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中斷。[4]
而當事人在執行外達成和解協議,實際也屬于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判決書的請求,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只是就義務的履行方式進行了協商。根據上述《民事訴訟法》《民法總則》的規定,執行外和解應可以產生申請執行時效中斷的效力。
但問題時,在這種情況下,中斷后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何時開始重新計算?是從和解協議達成的當天,還是從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2009年的“執行程序若干問題解釋”第二十八條只是規定申請執行時效因達成和解協議而中斷,從中斷時起重新計算時效期間。如果單從文義上看,該規定有從和解協議簽訂之時起重新計算時效期間的意思。
“執行和解規定”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恢復執行期間自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痹撘幎@然是針對執行程序中的和解協議——曾經申請過執行,才存在不履行和解協議后的申請“恢復”執行,并沒有明確包括執行外和解協議。
因此,對于執行外和解協議引起的申請執行時效中斷,從哪個時間點開始重新計算時效期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但筆者認為,既然《民事訴訟法》已明確規定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規定,而《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九條也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痹賲⒄丈鲜觥皥绦泻徒庖幎ā钡谑畻l第二款規定的設置本意,因達成執行外和解協議中斷申請執行時效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和解協議約定的最后履行日期屆滿之日開始計算,應是合理合法的。若從全面保護A公司權益,避免因時效中斷后重新起算的時間點爭議問題而產生的風險,如果B公司未及時按和解協議履行的,A公司及時向B公司發出履行通知(保留好通知送達B公司的證據),根據上述有關規定,此時再次產生中斷時效的效力是明確的。
(3)如果B公司不按上述執行外達成的和解協議履行,A公司可申請對原生效法律文書強制執行,或選擇就履行和解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不能直接申請法院按照和解協議內容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只有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才可作為執行依據。
執行外達成的和解協議,只要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法、不存在無效情形的,在實體法上應是有效協議,對協議各方具有約束力。但生效法律文書具有既判力,執行外和解協議并沒有經過司法程序審查,只是各方當事人私底下達成的協議,并不能直接對抗生效法律文書,正如以往有文章提出的意見,“執行前和解協議具有可爭議性和可訴性,在此情況下,只能對執行前和解協議提起訴訟,通過審判程序來確定執行前和解協議中的權利義務關系,作為執行前和解協議基礎的生效裁判文書應當成為訴訟的一個事實。”[5]
即使是執行程序中達成的和解協議,按照“執行和解規定”也不能直接按和解協議內容申請恢復執行,也是要么選擇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要么選擇就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6];關于以物抵債的條款,法院也不能作出以物抵債裁定[7]。
至于本文例子中C公司提供擔保,并不能直接以C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申請強制執行,也不能直接執行C公司的財產?;镜睦碛沙松鲜龇治鐾?,從執行擔保角度分析也不能直接以C公司作為被執行人,也不能直接執行C公司的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擔保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執行擔保規定”)第一條規定,執行擔保明確是指擔保人為擔保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全部或者部分義務,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擔保[8]——注意是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根據第三條規定,執行擔保的成立需有擔保人向人民法院提交擔保書,并將擔保書副本送交申請執行人[9]。本文例子中的C公司提供擔保,是執行程序之外協議提供擔保,其是向A公司提供擔保,且也不可能向法院提交擔保書。因此,執行外和解協議約定的擔保條款,不可能構成執行擔保。即使假設構成執行擔保,根據“執行和解規定”,也是裁定執行擔保人的財產,而不是將擔保人列為被執行人[10]。
總而言之,根據“執行和解規定”,即使達成和解協議——無論是執行外和解還是執行程序中的和解,因被執行人不履行協議而申請執行或申請恢復執行,都基本上是按原生效法律文書內容執行;針對執行程序中的執行擔保,恢復執行時也不得增加擔保人為被執行人,只是執行的財產可以增加協議中約定的擔保人財產或擔保財產。如果想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實現和解協議中的約定,只有另行訴訟,另取得生效法律文書后再申請強制執行。
(4)如果達成和解協議后A公司申請強制執行,B公司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法院將根據不同情形作出處理?!皥绦泻徒庖幎ā钡谑艞l,應該是十分明確適用于執行外和解的條款(也包括申請執行后各方當事人自行達成、未提交給法院的執行和解協議)。根據該條款,如果A公司反悔,申請對生效判決強制執行的,法院處理應是先立案受理。作為被執行人B公司,可將和解協議提交給法院,并提出執行異議,此時法院將會對協議的效力、履行情況等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形裁定終結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裁定中止執行或裁定駁回異議[11]。
因此,根據201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執行和解規定”,即使是執行外達成的和解協議,也有可能阻卻執行程序。
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后,權利人一般會盡快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在執行程序中義務提出和解方案的,再達成執行程序中的和解協議。但現實生活中的復雜性,權利人往往出于種種考慮暫不申請執行,并與義務人達成和解協議,變更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有關內容。長期以來,對于執行外和解協議的效力以及有關處理有不同意見,權利人往往擔心執行外和解協議不被認可而影響其合法權益,但如果任由權利人對達成的協議反悔、申請強制執行,又不符合我們的誠信信用價值取向。最高人民法院的“執行和解規定”,對執行和解設置了一系列規則,其中也包括對執行外和解的處理規則,有望較好解決前述矛盾。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
[3]《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4]《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五條.
[5]張永泉.《執行前和解協議法律效力研究》,《法學家》,2011年第1期,第136頁.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
[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
[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擔保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擔保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
[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
[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九條.
作者簡介:麥蔚(1982~ ),女,漢族,廣東東莞人,律師,本科。研究方向:民法、勞動法、訴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