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451150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河南 鄭州)
職工的權益,主要指職工依照法律享有的相關權利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各種利益。各國主要是通過憲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企業與公司法方面的法律來規定職工權益的。因此,我國職工的權益主要包括:
企業的職工作為勞動法中的勞動者,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時,享有了相關的勞動權益,這些勞動權益主要包括:
(1)就業權。包括職工具有了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平等就業的權利、以及獲得職業的權利。如我國《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以及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2)報酬獲得權。具體包括職工與企業協商報酬的權利,請求支付報酬的權利和支配報酬的權利。我國《勞動法》第3條中明確規定了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同時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如果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致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在新《勞動合同法》中也規定,企業如果要調整職工薪酬,需要和職工協商一致。
(3)休息休假權。是指職工享有的在國家規定的法定工作時間外,不從事生產或工作而由自己自行支配的時間的權利。我國憲法第43條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4)勞動保護權。企業必須保障職工在勞動中獲得人身安全和健康保障,使其免遭職業傷害。在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豆痉ā芬惨幎斯颈仨毐Wo職工的合法權益,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
(5)結社權。主要指職工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根據我國《工會法》第3條規定,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6)集體談判權。指職工可以通過選舉出的代表與企業(或企業代表)進行商談,簽訂集體合同的權利。根據《勞動法》的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作息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
(7)爭議解決權。一旦發生勞動爭議時,國家應當為勞動爭議的雙方提供及時、有效的爭議處理機制,比如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和審判的制度。我國的勞動合同法、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仲裁法、人民調解條例等實際上也規定了職工不同的權利救濟途徑。
獲得賠償權主要是指在用人單位不遵守勞動法的規定,侵犯職工的合法權利時,職工有權獲得相應的賠償的權利。如,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又如《勞動合同法》中規定了企業如果惡意欠薪將加付等額賠償金,賠償金的具體標準為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這種賠償制度加大了對勞動者的保護,很好地維護了職工的權益。
職工的經濟補償權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下的補償。
其一,職工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獲得經濟補償。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續勞動關系期間,由于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或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需要與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其二,在企業出現破產時,職工享有獲得經濟補償的權利。我國《企業破產法》將這部分經濟補償劃作職工債權的一部分,主要為了減輕因破產而給職工帶來的未來的風險和損失。
獲得救濟權主要是指職工出現年老、疾病、傷殘、生育和失業等情況,從國家和社會獲得一定的幫助的權利。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三個部分。我國《勞動法》第3條1款規定了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秳趧臃ā返?0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同時若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豆痉ā访鞔_規定了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
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主要是指職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日常管理,對經營管理問題提出建議并對企業進行監督的權利。在我國的國有和集體企業中,職工可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的形式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對企業的重大經營事項和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情進行表決。而我國公司法對國有獨資企業的特別規定部分,也規定了國有獨資企業董事會中必須有職工代表。職工持股制度使得“勞者有其股”,激發了雇員的積極性,也擴大了職工對于企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參與的渠道。
企業在出現破產的時候,職工擁有了參與程序的權利,主要包括職工對于勞動債權的享有,對破產程序的知情權、參與權、決定權、監督權?;谶@些權利,職工有權隨時了解破產的進程,通過職工代表或工會參與破產的相關事項,參加破產的事項如和解、重整的決策,監督破產財產的分配、程序的公正,從而在促使企業破產程序順利進行的過程中維護自身相應權益的取得,如:經濟補償權的獲得、勞動報酬的獲得、社會救濟的獲得。
[1]徐德明.維護職工勞動保障權益:問題及對策.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年第3期.
[2]向春華.破產法合理保護勞動債權.中國社會保障,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