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 100000
“村民自治”是現階段農村地區重要的治理模式,是我國在農村地區的制度安排。村民自治通過廣大農民自治組織依法辦理與廣大村民利益相關的事務,能夠實現村民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務。其中核心內容就是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監督。在村民自治活動中民主選舉是基礎,在推動自治過程中具有較大優先推進必要性,在長期選舉工作中也屢次出現違反選舉規則的情況,與法律沖突較為明顯,其中賄選就是比較突出的表現。
目前在村民自治“賄選”中尚未設定明確的法律規定,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能夠獲取相關釋義,在選舉工作中,通過金錢或是其他物質利益對選民進行收買,導致廣大選民及選舉工作人員未能依照自身意愿參與選舉,在選舉工作中進行舞弊。在“賄選”活動中需要發生收買行為,確實對選舉活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此類說明極具有較大的原則化特征,具體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隨著我國廣大基層民主自治實踐活動深入發展,在現階段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會產生較多問題,有較多規定說明已經不能全面適應社會主義實踐活動。從法律角度來看,賄選主體是正在或是將要參加競選的村民,但是對于村民的界定當前尚未提出具體規定。在賄選中主要是對廣大村民選舉權、被選舉權、選舉自由產生較大影響。賄選主要內容是通過物質利益對廣大選舉工作人員進行收買,對村委會正常選舉產生較大影響。現階段對現實選舉活動中賄選行為進行判斷,主要是判斷其自身行為能否適應賄選產生的法律條件,如果判斷之后發現其滿足法律要件,然后對其行為進行判斷是否屬于賄選。
從近些年來賄選案件主要表現形式來看,拉票賄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主要有請客吃飯、送禮送錢、免費提供旅游等各類好處,甚至還存在通過公益事業名義進行賄選的行為,比如向村里各個貧困家庭送去補助款、敬老金、助學金等。也存在通過親情關系、人情關系進行賄選,在部分農村地區,有的家庭村內聯姻關系復雜,加上家族勢力龐大,通過內部關系進行拉票的問題較為突出,對選舉程序穩定進行會產生較大影響。還有部分地區通過黑惡勢力對選民進行威逼利誘,對正常選舉會產生較大影響。隨著賄選表現形式逐步增多,賄選手段也較為隱蔽,比如在賄選過程中請客吃飯,以及對村民提出較多口頭承諾,都屬于暗箱操作行為,致使現階段賄選問題在查證取證方面具有較大難度。
隨著我國社會多個領域全面發展,現階段村民自治開始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工作內容出發建立自治體系。在村民自治工作中拉票賄選,會導致村民基本選舉想法被扭曲。在賄選中產生的村委會組織自身不具有合法性基礎,也不能確保多項工作長期正常開展,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會產生較大影響。在賄選基礎上選出的村干部,會在今后工作中以權謀私,收回前期賄選中的“投資”,對廣大村民集體利益會產生較大影響,也會導致農村地區社會矛盾被逐步激化,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有部分受賄者犧牲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權利,導致自治權利無法真正實現,會降低部分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破壞村民自治良好秩序,對我國基層民主政治長遠發展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從賄選現象基本現狀來看,產生賄選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的。首先是選舉制度存在問題,在部分地區選舉工作中仍舊存在法律漏洞。例如基層流動人口基本選舉權的保障性以及候選人提名標準界定。在委托投票以及流動箱投票中,如何規避選民由于人情關系以及多項外部因素進行被迫選舉。其次是經濟利益的驅動型,部分村干部面對經濟利益的誘惑,試想如果賄選成功,可以通過個人職務權力尋求更多隱形收入,當前大多數受賄村民對于此類貪腐行為主要是表現縱容態度,這導致貪污腐敗根系開始滋生蔓延,產生惡性循環,對地方民主政治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三是基層民主防治意識建設相對落后,部分村民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質影響,加上政治參與和權利意識淡薄,未能依據自身權利維護自身利益,對選舉活動缺乏關注。加上近些年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廣大農村地區群眾綜合素質降低,民主參與熱情以及公民責任感難以提升。
在村民自治中廣大村民是主體,在解決賄選問題中村民如何行使自身權利是重要內容。目前在村委會選舉工作中,切實地開展多方面教育,將賄選教育作為選民教育重要內容,能夠讓廣大村民認識到法律賦予的選舉權,能對自身行為負責。當廣大村民能夠正確認識自身權利之后,賄選也將難以擴散。此外,需要逐步完善村委會選舉程序,建立較為完善的候選人提名方法,保護廣大候選人基本提名權。擴大差額比例,突出選民民主權利。在選舉過程中要逐步完善競爭機制,增加選舉過程的透明度,對選舉人進行客觀性介紹,讓選舉人通過演講、辯論等形式表達自身選舉觀點以及建設性設想。在最后的投票環節中,寫票、投票、唱票都需要嚴密設計,投票活動結束之后需要及時公開結果。
村委會選舉在村民自治活動中至關重要,所以當前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村委會選舉法,對拉選票時間和基本程序作出明確規定,避免賄選問題發生之后相關機關部門出現互相推諉的問題。針對賄選問題需要實施具體的處罰措施,根據賄選影響范圍逐步加大對受賄者、賄選者的制裁處置力度,設定申訴渠道,當發生問題之后當事人能夠及時有效解決問題。此外在選舉各個環節需要進行嚴密性監督,確保各項選舉工作能夠依照法律程序進行,降低賄選發生概率。當選舉結果公布之后,相關組織、民政以及司法機關等相關職能部門需要聯合開展工作,對選舉過程中所有材料進行審核,確保選舉未能違反法律法規。
公共權力過大會導致人們爭奪權力的現象愈演愈烈,目前多個地區村委會對基層經濟資源以及在村內多項事務中都具有決定權,容易導致損害村民利益的行為發生。當前要想徹底解決此類問題,首先需要強化村委會公共服務智能,將各項處理事務的權力進行轉移,可以移至村民代表議事會議中。依照村委會組織法相關規定,當前可以將村內重大事務決定權賦予村民大會。村民代表議事會成員主要是由村民選舉產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廣大村民意愿,與村民大會相比更容易召開。此外,需要完善村務公開制度,將上級政府部門各項政策、村級工作事務、財務變化情況等需要通過村內公示欄予以公開,并且接受村民議事會監督,避免村務公開流于形式,防止出現多項虛假信息。
綜合上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農村地區土地升值,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目前部分區域村級選舉中存在較為嚴重的拉票賄選問題,導致村民自由選舉權利受限,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民主政治會產生較大影響。所以當前需要擬訂完善防治措施,確保村民自治中的賄選問題能夠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