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琴 張 燕
永安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永安 366000
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重點是突出檢察官的辦案主體地位,推行“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辦案模式,因此如何監督權力運行成了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要完善對檢察官司法辦案的監督制約機制,在監督內容上就要改變以往案管部門僅重視對收送案等重要節點的過程監督及案件質量評查的事后監督,將案件從受理到流程結束的整個訴訟過程,包括案件程序、強制措施、涉案財物、辦案期限、訴訟權利保障、風險評估、案件信息公開等各個方面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做到辦案全程留痕、全程監督、全面監督。永安市人民檢察院在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著眼于窗口職能、管理監督職能的整合,將案件管理、控申部門、法律政策研究室、檢委會秘書處各項職能統一整合為業務管理部。
依據檢察官辦案權力清單,制定《永安檢察院案件分配管理辦法》,對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辦案權限依據權利清單進行系統權限配置,每個辦案單元依照所在部門業務類別隨機分配案件。針對未成年人案件、生態案件則由未檢部、生態部分別承辦。由于Y院危險駕駛案件占比大,所有員額檢察官均須參與危險駕駛案件辦理,突出快審快結辦案效率。同時,針對特殊情況需要更換辦案組的案件,實行書面登記備案,并經檢察長、分管檢察長、科室長三級審批,嚴格變更程序,做到了“陽光分配,公平輪派,嚴格監督”。以2017年度案管部門接收的審查起訴案件為例,危險駕駛案件217件,占全部受理案件的33.13%,平均每個危險駕駛案件的辦結時間為10.7天,比改革前危駕案件平均辦理期限減少5.24天。
制定《檢察官分案規則》、《檢察官聯席會議規則》,確立“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案件承辦機制,按照職能特點、業務屬性劃分、案件辦理類型及復雜難易程度等,實行“獨任檢察官辦案單元+檢察官辦案組+臨時辦案組”的辦案組織形式,充分發揮檢察官聯席會的參謀作用,完善檢察官辦案運行機制。針對司法辦案易發問題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出臺《進一步加強檢委會內部監督工作規定》、《加強司法辦案內部監督的規定》等相關制度,構筑起更加嚴密的“籬笆墻”,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
內部監督方面,以案件流程監控、統計案卡核對、案件質量評查為抓手,實行“每案必查”,推行“月通報、季分析、年考核”制度。對于普遍性、傾向性、類型化的問題,通過召開季度“案件質量評析會”集中講評、多方探討的方式加以解決。突出主責主業,制作訴訟監督周報表,重點跟蹤訴訟監督業務開展情況。外部監督方面,在檢察服務大廳設置檢察官辦案流程示意圖、亮崗履職公示欄,每月對各業務部門及員額檢察官的辦案數量、效率進行公示,強化員額檢察官的責任意識。逐步形成案管部門負責案件管理、檢委會決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紀檢監察開展紀律作風監督的全程同步的動態綜合監督管理模式。
一是要創新監管形式。以服務促管理,對流程監管采取動態同步監管,為辦案人員提供短信通知、內網即時通信等多種預警方式,每季度組織專門會議對各條線的業務考核情況進行分析。以制度促規范,出臺相應的業務指引手冊,細化案件質量評分標準,使案管部門在監管工作中更有據可依。以協商促解決,講究監督方式,依法合理運用糾正違法等剛性監督手段和交流協商等柔性監督手段,實現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依法監督、規范監督的目的。
二是要提升監督效果。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加強研判分析,推動檢察監督工作案件化管理順利開展。每季度對上報案件辦結情況進行匯總通報,對問題線索辦理時限實行“紅黃牌”預警督辦。加強流程監控,開展案件質量評查,防止片面追求數量、不顧質量和效果等問題的發生。完善考評機制,對檢察監督案件,要與其他訴訟案件一樣,同步納入對員額檢察官的績效考核,作為評定業務能力的重要標準。
三是要推動智能監管。探索研發智慧案件管理平臺,全面推行痕跡管理模式,對監督和反饋情況進行全面記錄,實現案件辦理和管理情況動態匯總、集成顯示。研發案件質量評查系統、績效考評系統、司法檔案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平臺開展案件監管,積極參與政法大數據共享應用服務平臺建設,讓系統運用與考評結果自動連接,形成運用與落實“一盤棋”的平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