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林 王明智
赫章縣人民檢察院,貴州 赫章 553200
(一)智慧檢務與檢委會工作相結合。目前,我院已經建成以大數據為依托的現代化、規范化檢委會辦公室,且檢委會辦公室每一臺委員操作的電腦都配套了檢委會子系統。真正實現無紙化、現代化、電子化、數據化、智慧化辦公,檢委會子系統的上線運行,有力地保障了檢委會會議召開的程序規范化。讓研究室在認真做好檢察委員會工作的同時,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智慧檢務手段,高效地、有保障地發揮研究室職能,為已上會的案件進行分析、審查并形成意見。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人力成本。
(二)大數據與研究室調研工作相結合。調研工作是研究室一項重點工作,調研文章的編發,從側面反映出單位日常執法過程中理論研究的深度及廣度,也為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建設提供有力的參考及依據。一是通過網絡查詢全國先進案例,借鑒參考優秀經驗,更全面、更有效地形成高質量、有深度的調研文章。二是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智慧檢務建設,通過海量信息文章綜合比對、查重,防止復制粘貼調研文章之風滋生。
(三)大數據與研究室綜合性檢察業務工作相結合。研究室工作性質綜合性較高,內容相對復雜。對外服務于社會,政府各部門,各事業單位,對內服務于單位內部各科室、各部門及領導單位。網站門戶、“兩微一端”、12309網上網下一體化服務等平臺建設,致力于創建服務型檢察機關,向社會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檢察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人少跑路,既實現環保節能,還節約司法成本。
新時代背景下,檢察院大數據智慧檢務平臺的建設之風已然形成,研究室作為檢察院“智庫”,應積極參與,深入推進智慧檢務建設,推動智慧檢務與研究室工作的深入融合,盡可能的全面開放數據、收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和使用數據。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解決:
(一)既要強化思想觀念轉變,增強智慧檢務運用意識,又要加強保密教育,提升數據安全意識。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技術上的變革,更是給人類帶來思想觀念轉變的一場偉大革命。作為研究室工作人員,不僅向熟練掌握相關法律知識,更應當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將大數據司法運用學會學精。數據的運用過程避免不了數據保密安全的考驗,廣大檢察干警必須高度警惕,時刻繃緊保護數據安全這根弦,將數據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才能確保全院乃至全國數據安全。
(二)完善相關立法,打破體制限制,用制度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大數據推動智慧檢務建設是一場新興技術革命,需要相關立法作保障,打破體制限制,用制度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一是加強立法制定保護制度,對數據信息的采集、錄入、存儲、刪除、銷毀等階段,采用嚴格的審批、審核制度,嚴格內部規定和程序來約束,確保數據的真實有效。二是加強平臺頂層設計,對于一些需要普遍的司法大數據應用平臺,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或者中央政法委統一規劃建設,在推廣全國各地進行使用,避免地區建設零散化、重復化和私有化導致的數據泄露。三是建立追責問責機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嚴格追究數據使用者因各種原因造成數據泄密、數據損毀、數據被攻擊等方面的責任和數據維護人員在維護數據過程中造成的數據泄密、數據損毀的責任,做到誰保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泄密誰負責、誰損毀誰負責,確保責任明確,人人有責,提高數據安全性。
(三)加大投入力度,培育復合型人才。智慧檢務工作僅靠法學專業知識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首先需要培養高端復合型人才,即不僅法學專業知識要過硬,同時計算機技術方面也要過硬。《行動指南》指出:各級檢察院應將大數據應用納入智慧檢務工程規劃,統籌解決建設資金,提供長效的經費保障。各級檢察機關要加大對大數據建設的投入,特別是對數據安全、數據備份、數據防災等的方面投入,確保檢察大數據安全萬無一失。
智慧檢務與研究室工作相結合,需要我們適應新時代背景下檢務工作的要求,轉變傳統思維,創新工作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毫不動搖的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科技引領、信息支撐、數據驅動,全面推進智慧檢務與研究室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檢察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打破檢察數據壁壘,開啟智慧檢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