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聰
吉林省敦化市公證處,吉林 敦化 133700
轉繼承是繼承中的特殊形式,轉繼承人所擁有的權利同樣需要得到相應保護。但是在實際的公證實務中轉繼承卻沒有得到明確實行。所以對公證實務中轉繼承的法律瓶頸進行有效突破,讓轉繼承獲得到良好落實,從而對轉繼承人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
轉繼承就是繼承人在開始繼承之后、遺產分割之前死亡,而繼承人所能夠繼承的遺產轉由相關的合法繼承人進行繼承的法律制度。與一般繼承制度相比,轉繼承制度有著其明顯特點。首先,繼承人是在遺產繼承開始之后,并且是遺產還沒有分割之前死亡;其次,被轉繼承人具備合法繼承權。而被繼承人是否擁有法定的“喪失繼承權”狀況對其是否具備合法繼承權有著決定性作用;再次,轉繼承人必須具備同等的繼承權;最后,被繼承人必須具備沒有放棄或者是表示接受的態度。
轉繼承的案例申請包括多種情況:第一,全部合法的繼承人都進行繼承;第二,代位繼承人全部不進行繼承,繼承人以及轉繼承人對財產進行繼承;第三,本位繼承人不進行繼承,代為繼承人以及轉繼承人對財產進行繼承;第四,部分的轉繼承人表示不繼承,本位、代位繼承人以及部分轉繼承人對財產進行繼承;第五,有相關轉繼承人出現死亡狀況,本位、代位繼承人以及部分轉繼承人對財產進行繼承。其中前三種情況在公證實務過程中可以以《繼承法》為依據,對轉繼承公證活動進行有效操作,可以輕松理解。而后兩種情況比較復雜,并且在公證實務中也有著不同觀點:第一,讓轉繼承人中的一個對財產進行繼承,再讓此轉繼承人與相關的繼承人對遺產進行分割,或者是此轉繼承人以繼承份額為依據對財產進行轉贈;第二,在轉繼承人放棄的情況下,由被轉繼承人第二順位繼承人對財產進行繼承,并以此類推;第三,直接由子女對財產進行繼承。
對轉繼承進行公證時,公證人員需要認真、嚴謹的開展公證活動,并且需要對相關事項進行嚴格審查、調查,這就要求公證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同時相關部門需要給予積極配合。只有各方面的有效努力,才能夠為轉繼承的有效公證提供可靠保障。而對轉繼承進行公證時需要注意幾點。
在轉繼承的公證實務中,需要先對轉繼承人的數量進行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公證中不出現遺漏狀況,從而避免出現相應的后續問題。在對轉繼承人數量進行明確時,公證人員可以對多種方法進行應用。第一,公證人員可以對當事人進行直接詢問,以對繼承人數量進行明確,這樣更加高效、直接,通常能夠對繼承人的準確數量進行明確。但是需要注意,避免當事人因為某種原因對實情進行隱瞞,造成繼承人數量調查的不準確性;第二,公證人員還可以利用走訪調查的方法對繼承人數量進行確定,這就需要公證人員走入當事人的實際生活中,對其親朋好友、同事等進行走訪核實,這種方法的效率會比較低,但是所得到的結果會比較準確;第三,公證人員還能夠通過相關機關進行有效查詢,這樣不僅快捷,還具備較高的準確性,但是需要公證人員對相關手續進行明確辦理,以確保查詢的順利進行。
對轉繼承進行公證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被繼承人是否對遺囑進行訂立。在被繼承人死亡前已經對遺囑進行訂立的情況下,就可以遵照遺囑中對相關事項進行解決。如果遺囑中表明被轉繼承人不具備相應繼承權,則不論任何原因,都需要對被繼承人自身意愿進行尊重,也就不需要對轉繼承進行公證了;如果在遺囑中對轉繼承人所具備的繼承權進行了相應考慮,就需要依據遺囑內容對轉繼承進行有效公證。在被繼承人生前沒有對遺囑進行訂立的情況下,就需要遵照相關法律對轉繼承狀況是否存在進行明確,然后以實際情況為依據,按照相關程序對轉繼承公證活動進行開展,但必須確保轉繼承公證活動具備相應的公平性、真實性、可靠性。
在對轉繼承進行公證時,需要對被轉繼承人的個人意愿進行有效明確。首先,公證人員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對被轉繼承人的個人意愿進行明確,其生前是否存在對財產繼承進行放棄的狀況,如果有就不會存在轉繼承的相關問題;其次,如果被轉繼承人在生前沒有明確表現出對財產繼承進行放棄的意思,同時也沒有訂立遺囑,或者是利用其他形式對轉繼承人自身所具備的繼承權進行明確剝奪,就可以認為被轉繼承人自身的財產可以進行轉繼承,從而開始對轉繼承進行有效公證。此外,公證人員需要對轉繼承人自身的意思以及相應情況進行有效明確,這樣才能夠對轉繼承進行綜合性公證,為公證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性提供可靠保障,并對轉繼承人自身的權益進行有效維護。
在公證實務中轉繼承公證具備較為明顯的復雜性,所以對轉繼承進行公證時,公證人員需要對相應的法律內容進行明確掌握,并對相關的事實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查、了解,同時需要確切把控當事人自身的主觀活動。公證人員還需要在不斷的工作中對經驗進行積累總結,利用相關理論對自身經驗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補充,運用實踐對理論進行明確驗證。此外,轉繼承公證活動需要得到社會關注,只有每個人都對其進行重視,才能夠為轉繼承公證活動的良好開展提供可靠保障,并促進其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