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輝
廣東法行律師事務所,廣東 連州 513400
律師作為連接法律和社會的橋梁,在我國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每個行業都有其固有的規則意識,作為法律的傳播者更應該遵守相應的規定。隨著我國對律師制度的改革,為律師職業更好的服務人民必須建立完善的律師管理體制。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律師的權利,還能通過管理制度來規范律師的行為,更加公平、公正的服務與人民大眾。
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推進,人們的法治意識逐漸增強,最直觀的是基層法院的案件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在人們的觀念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就是律師是為了錢而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故意拖延、制造一些摩擦或者沖突等。很多人對律師的定位還不夠準確,不能認識到律師在案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律師在取證的過程中被打,后者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受到不公平對待等情形出現。此外,除了與公民之間的私權利上存在的問題,在我國越是小的城市律師在面對公權力機關時遇到的障礙越多,導致律師的社會地位比較低。
我國擁有十四億人口,但是在2017年進行統計的時候發現律師的從業人員僅僅只有三十萬人,并且其中很大的部分還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各種制度體制和福利待遇等比較完備,導致很多律師寧愿去大城市發展,也不愿意去小城市發展。大城市發展速度快,需要更好的法律服務者,并且律師的地位相比小城市要高很多。本來我國當前的律師數量就極少,加之地域因素的影響導致小城市的律師數量較少,不利于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我國的律師協會權利和義務并不是對等的,律協中對律師的哪些行為受到規制進行了規定,但是關于對律師權利保護的制度卻并不完善。并且律師協會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具有依賴性,因而導致其在實施某些行為時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律協的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撥款、社會上的捐贈以及律師自身需要交的會費,但是律協在屬于社會團體,并不具備相應的權利,在協調糾紛的過程中也不能更好的保護律師的合法權益。因而律師協會在管理體制上存在的問題導致很多律師不愿意交會費,這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壞并不利于律師管理制度的發展。
良好的制度是事情運行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對律師協會今后的發展情況做出細致的規劃。律師協會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從法律層面上提升行業協會的地位。根據我國律師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就相應的權利下放,從而實現對律師行業的規范化管理。
無論是律師還是司法機關都是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解決人們之間的糾紛和問題,而司法機關作為裁判者,更要注重發揮自己的輔助作用,做好雙方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律師協會提供合法范圍內的行政支持。此外,隨著人們法治觀念的提升,司法機關的工作壓力也比較大,為了加強我國律師管理制度的構建,筆者認為司法機關應該適當的將部分職能下放。比如說涉及律師的權利義務以及處罰金額等方面的智能直接由律師協會獨立處理和執行,司法機關在這期間做好協調工作,為律師協會提供有利的支撐。
我國的律師協會主要包括國省市三級,自成立以來為我國法制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司法改革制度的推進,當前的律師協會管理模式已經不符合社會的需求,此時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優秀的比較符合我國當前實際的制度。首先,律師執業應該不受司法機關的限制,律師在執業的過程中出現的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應該由律師協會來進行處罰。司法機關本來處于居中裁判的地位,由司法機關吊銷律師的職業性容易導致腐敗現象的產生。其次,律師協會要加強自治,為保護律師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在經濟上實現獨立自主。
法治中國的建設離不開律師的作用,而要想使律師的作用得到最大發揮就要完善律師管理制度。當前我國的律師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筆者相信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推進以及對律師行業管理體制的完善,律師必然會在今后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我國法治事業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