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才登
長春財經學院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民法典與特別民法進行關系建構的核心內容,就是民法典是否將消費者法和勞動法納入體系中。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應當將特別民法融入進民法典中,滿足社會發展和國情發展的需求。
特別民法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既補充型特別民法、政策型特別民法和行政型特別民法。補充型特別民法就是對民法典進行內容的補充,是以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作為確立標準,不與民法典產生根本性的沖突。政策型特別民法的本質是為了實現某些特別的社會政策,主要以保護弱者為核心,消費者法和勞動法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同時政策型特別民法已經成為了最受認可的法律,可以將其納入到民法典的體系中;行政型特別民法是對行政管理私人關系進行規定的民法,與政策型民法有著很大的區別,核心內容是以行政管制為目的。而民法典和特別民法的關系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技術中立模式,第二種是新民事自然法模式,這都是民法典和特別民法相融合所誕生的存在形式[1]。
特別民法有很多不實用的功能類型,大部分的功能類型與國情和社會發展不相符,也不能滿足民法典對社會的想象,會對民法典和特別民法關系的建構產生很大的阻礙。在進行民法典與特別民法的關系建構時,可以從法典解構和重構進行,法典解構能夠有效的保證民法典的主體地位,以此為基礎來進行特別民法的確立,這樣可以使民法典的核心內涵不發生變化,是技術中立模式的有力體現。而法典重構就是將民法典與特別民法進行整合,以此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而對民典法在經濟法律體系中的地位進行維護,是自然法的有力體現,因此新民事自然法就是其衍生的產物。所以在對民法典和特別民法的關系建構上,要充分地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民法典作為經濟法律體系的重要環節,能夠有效的保證市場交易的穩定,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我國法制體系的構建核心就是法人之地和排他效力,所以根據此種因素可以利用物權法來進行征收制度的構建,進而構建特別民法,可謂是事半功倍。在當下的法律體系中,民法典還不夠完善,所以補充型特別民法的誕生能夠對民法典進行有效的補充。由于我國法律體系的誕生比西方國家要晚,所以在民法的發展歷程上與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國家的民法發展是由解除管制到管制,最后又回到了管制體系中,而我國的民法體系并沒有進行這種發展。所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立之后,對傳統民法典有了更大的需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體系的健全,全新的民法典建立也迫在眉睫,這樣可以有效的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推進作用,保證民法典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能夠在民法典與特別民法的關系構建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傳統民法典立法的技術中立往往體現在原理、制度等品質中,其超越了基本的客觀因素,可以有效的將民法典的技術中立體現出來。同時民法典立法的技術中立主要強調的是民法典的內容,注重內容的永恒性和真理性。根據調查來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的企業所使用的制度都是將私法和公法進行結合的產物,這種企業制度會影響到公法約束力的行使。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讓企業進行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就必須對企業應用的相應法律進行整合與歸類,涉及民法就歸類于民法,涉及行政內容的就歸類于行政法[2],讓其相對獨立的進行制度的執行。這樣能夠保證民法典的行使力度,為了將民法典的技術中立更完美的體現出來,可以應用強化用益的物權與減弱所有權的方法,利用以上兩種方法可以將債權進行詳細的分割與重組,讓其更加的規范。要想實現民法典的技術中立,自由是其內在保障,也只有自由才能夠保證民法典規則的協調統一,讓具體的規則可以落在實處,同時也是最符合近現代民法學倫理前提——康德主義的觀點。在民法典的具體實施中,有一項法律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那就是家庭法,家庭法是用財產法邏輯作為基礎進行構建的法律,家庭法的誕生能夠保證社會文化的有效發展,對國民的道德觀念和綜合素養進行改變,讓民法典的實行的更加順利和便捷,所以在對民法典進行創新時,要將家庭法的影響因素充分考慮,保證民法典立法的技術中立能夠完美實現,并讓民法典和特別民法產生相關的聯動,實現民法典與特別民法關系的建構。
綜上所述,民法典與特別民法的關系處理是當下備受關注的問題,想要對法律體系進一步的進行完善和發展,對民法典和特別民法的關系整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法律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