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黃龍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法律的關系就像國家的形式一樣。它不能從自身中理解,也不能從所謂的人類精神的普遍性中嘆息出來。相反,己們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政治立法或公民立法只能顯示和記錄經濟關系。”。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客觀物質社會和社會關系是劃分法律部門的唯一標準。而人們主觀上的屬于主觀意識的標準以及非客觀的東西,不能作為其劃分標準。
作為商法調整的主體,商業關系有其自身客觀的物質和社會關系,具有自己的特點:(1)從規范主體的視角來看,商法規范營利實體,不規范非營利實體。(2)從規范行為的視角看,商法規范的是追求盈利的實體行為,不規范追逐營利的實體的非營利行為。換句話說,它不會規范營利性實體進行的與業務活動不相關的活動。(3)從進行經營活動獲得利潤后所形成的主體之間的關系來看,存在商業主體的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區分,也還存在國家公權力對商業主體的監管而形成的縱向法律關系,和發生在交易主體之間的橫向法律關系,并且還有商業主體與商業主體的雇員基于雇傭所發生的內部法律關系。(4)從商法調整商業主體的時間角度出發,這種經營活動必須具有持續性,連續性的顯著特點,不具經常性的經營不認定為商業活動,因此不在商法所規范范圍之內。
(1)規范的社會關系中的主體不一樣。民法規定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公民與公民之間,法人與法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非法人組織與非法人組織之間以及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社會關系。此類民事行為包括非商業活動和商業活動。商業關系只是商業實體實施者行為形成的社會關系,其只限于商業活動,不包括非商業活動。(2)規范的社會關系的范圍不同。民法規定的社會關系范圍不僅包括平等主體之間財產的所有權和流通,還包括婚姻,家庭,繼承,收養等個人關系。與民法不同的是,商法基本上不規范人際關系,而財產關系是主要的規范對象。(3)就算是都規范財產關系也存在差異。在民法中,財產關系的監管主要是規范其商品的所有權和流通,這反映了貿易關系,財產的產權是關鍵點。在商業交易關系中的財產關系既有貨物交換,也有貨物的生產和經營;它不僅包括控制財產的權利,還包括財產的管理和管理。(4)調整社會關系的內容不同。在民法中,在調整社會關系時,強調的是基于平等的前提下發生的各種交易,彼此的平等交換,享有平等的權利。但商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既關注交易主體的橫向法律關系,也關注基于公權力的國家監管所形成的縱向法律關系,強調公法中國家主體對商業主體的管理。如工商注冊登記,特殊產品審批許可等。
首先,從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市場經濟已經充分發展并將進一步發展,商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此外,它已經頒布,其次,從西方國家來看,采用民商事三維實例的國家遠遠超過平民和商人團結的國家。法國,德國,比利時,盧和希臘等歐洲主要國家已制定商業法規。此外,印度,墨西哥,韓國,日本,非洲,埃及等其他國家,都有商法典。英美國家沒有民法典,他們也不能談論民事和商業的融合或民事和商業的分離。如果只是為了法律運作機制,將英美家庭分為民事和商業分離更為合適,原因在于,同單獨制定的民法比較,英國的單獨制定的商法更加完備、發展得更為充分,在規范英國社會發生的各種經濟交易中,商法與民法一起施力,使得英國的經濟秩序得到較好的規范。在英國,其單行民法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家庭法和公司法。美國的情況也極為相似。最后,從法律技術來看,制定一部商法典,有助于統領繁雜而又凌亂相關商法法律規范已,制定一個商法典體系來進行規范。一方面,它有助于法律的司法適用,另一方面,它有助于促進法律的更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