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月
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現階段,未成年人犯罪現象時有發生,但人們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實體與程序問題的了解程度還不夠,而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還不夠成熟完善,所以本文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實體與程序問題的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現階段,我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實體政策規定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根據未成年人心理以及生理發育不成熟的特點,再加上未成年人的可塑性較強,對于他們的犯罪行為實行以教育、感化、挽救,以教育為主要形式,懲罰為輔助措施。這種形式政策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的發展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未成年人。其次,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實施綜合治理。預防為主,旨在提高社會對未成年人的關心教育程度,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相結合,加強對青少年理想、道德、紀律以及法治的教育,以到達預防或是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最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實體還要求了對未成年人區別對待的原則。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他們的心理生理狀況不同于成年人,對社會的認知還不夠,所以在訴訟時,未成年人基本法律程序方面都有保障措施,而且我國在未成年人犯罪控制以及教育改造方面成果頗為顯著。綜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實體對于未成年人的權利給予了保障,規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所應承擔的責任[1]。
現階段,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偵查程序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未成年人犯罪的偵查對象往往更為廣泛化。一般來說,普通案件的偵查對象大多局限在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和情節方面。但是對于未成年案件的偵查來說,偵查更加全面,偵查對象的范圍要盡可能地擴大,從而提高對未成年人各個方面的了解程度,避免影響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其次,未成人案件的偵查,要堅持強制措施適用的經濟性原則,對可不用的要堅持不用,盡量適用強度弱的強制措施,盡量減少強制措施對未成年造成的精神壓力,在關押方面,也要注意與成年人分離。最后,當偵查過程中需要傳喚未成年人時,要采取適當的傳喚和訊問方式。關注未成人的心理特點,避免未成年人過度緊張。通常情況下,不宜直接傳喚,可以間接地通過父母或是監護人進行傳喚。而且在訊問時,盡量在未成年人熟悉的場所和地點,根據案件實際,增加其陪同人,以教育、挽救為基礎,盡量在相對寬松的氣氛中進行。
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訴訟程序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相關人員要明確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方針與原則,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其次,要提高辦案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增強辦案人員對未成年人行為特點的了解。再次,維護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在未成年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情況下,法院要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律師,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然后,嚴格適用逮捕措施,確立起社會調查制度,減少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影響,謹慎逮捕,有的放矢。同時在訴訟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成年人的在場,擴大在場人員范圍,有利于減低未成年人身心的不良影響。最后,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讓未成年人有機會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之中[2]。
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審批程序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根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點,要進行專業化審判組織的創建,使得審判組織符合青少年案件審判需求。我國在不具備設立未成年人刑事法院的條件下,采取了設立少年審判庭的方式。在審判的過程中,審判員的專業素質要全面,例如,要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生活習慣、情感需求等,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合議庭審判,并設置女審判員或陪審員參加。其次,在審判的技術和方法方面,要注意審判語言語氣,營造出較為輕松的氛圍,使得未成年人可以得到一定的放松,避免情緒過于緊張。再次,審判過程中,要保證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例如,私密性審理判決,他人到庭辯解幫助等。最后,要實施直接審理,也就是說,不可以進行書面審理。一般來說,直接審理,更有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拯救,為未成年人的思想行為轉變設下轉折點。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實體對于未成年人的權利給予了很大程度上的保護,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而要想更好地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程序問題,就要從程序的各個環節抓起,才能針對相關內容認識得更為清晰、全面,從而加深人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