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思璐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伴隨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人們在生產或生活中時常出現關于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方面的經濟糾紛,然而目前我國現有的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尚存在法律漏洞。因此如何進一步建設一元化擔保物權法已經成為集中國家集中關注的問題。
意定的含義即當事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意愿,可流動的財產包括現金,金銀首飾等所有動產均可認定為意定動產擔保物權,對于動產物品的抵押、讓與和擔保,當事人都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劃分和處理。法律上現有的法定動產擔保物權,明文規定動產擔保物權要優先于雙方自愿約定的動產擔保物權,而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是在此基礎上做的補充,值得注意的是在動產擔保物權中優先考慮和采用法定動產擔保物權。從屬性是意定動產擔保物權中的一個鮮明特點,換言之即是意定動產擔保物權的存在與否是隨著主債關系的產生和消失決定的。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與普通物權法不同之處在于其能夠支配意定動產擔保物的價值。
我國現有動產擔保物權可細分為四大類,包括動產留置權、動產抵押權、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除動產留置權外其他三種均屬于意定動產擔保物權,四者因產生的方式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即便同屬于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由于擔保物不同以及公式方式不同,三者在本質上存在一定差異,以意定動產擔保物權中的動產抵押權和動產質權兩者為例,動產抵押權的擔保物是不可轉移的,而且采用登記的公布方式執行擔保物權,而動產質權則將可轉移的物品作為擔保物,并以占有為公示方式?;诖耍舛▌赢a擔保物權無論從擔保物的存在形式,再或者對其的公示方式都存在差異。然而,目前我國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并未取得理想化的成果,在實踐過程中,依據擔保物性質的不同而細致劃分的意定動產擔保物權可能會產生結果混淆、自相矛盾等現象[1]。
現有的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呈多元化形式,可細分為多個具體的動產擔保物權且結構體系高度統一,其內容和范圍均圍繞著優先受償次序規則,但實際情況是將原本可以集中在一起的定義和內容都分散開來,未能將相同的公示方式以及法律政策形成統一的優先受償次序規則。另外,我國意定動產擔保物權發中仍有一些存在爭議的內容,較為突出的代表是讓與權,因其在擔保物權性質上未形成統一的意見,在民事權利中存在爭議,因此讓與權不包含于物權法中。
建立一元化的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能夠有效彌補我國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中的各種法律缺陷和漏洞。統一的登記公示制度是實現一元化建設的基礎條件,是國家立法的重大舉措。目前,由于登記公布機關過于分散,辦理人在進行意定動產擔保物權登記時需要奔波于各機關部門,在增加辦理費用、辦理時間的同時影響了交易效率和公示效果。為統一登記公示制度的統一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第一,統一的法律依據,需要國家設立統一的有關擔保物權登記的法律;第二,建立電子信息網絡,統一登記操作流程,利用電子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在線登記;第三,由政府統一控制登記和公布機構,將原本分散的登記機構緊密的聯合起來,形成統一的登記體系。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明確的、全面的優先受償次序規則,為達到建立統一的優先受償次序規則的目標,應當從形式內容和規則兩方面來實現。第一,應當制定形式統一、內容全面的優先受償次序規則,包括擔保物權的具體時間以及擔保物權的內容,避免在實際擔保交易過程中出現沒必要的矛盾;第二,優先受償次序規則要清晰且準確,清晰明確的標注出意定動產擔保交易中存在的擔保風險,確保當事人明確和認知其在與債務人交易時存在的擔保信貸等法律風險,以保證擔保交易安全性[2]。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圍繞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進行了分析和討論,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的一元化建設工作是擔保交易制度安全保障的需求,更是推動我國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可以使得國家政府的相關部門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到做好統一意定動產擔保物權法的重要意義,結合實際情況、整合法律內容和登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