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基于消費市場以及新媒體等的協同作用,網絡直播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于短時間內便取得了諸多可觀的發展成效。近年來,隨著網絡直播的迅速崛起,諸多領域開始對其提起了廣泛關注,但據有關調查表明,在其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不良行為層出不窮,基于此,理應針對如何確保其更好的良性發展加以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網絡直播是新型的信息傳播媒介之一,基于新媒體的影響,對年輕人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但基于其門檻相對較低,具備觀看碎片化以及泛娛樂化等特點,發展十分迅猛,大幅度提升了相關各環節監管工作的難度。
據相關規定表明,所有互聯網視聽服務類平臺,都應將相應部門批準的播出標識標注在主界面的顯著位置處,同時提醒觀眾對節目的備案編號以及許可證等進行確認,進而確保各種相關信息的傳播始終處于法律可控范圍內。但據有關調查顯示,個別網絡直播平臺僅將文備案號以及ICP公布了出來,卻沒有將節目的許可證等相關信息公布出來,有關各管理部門“監管不嚴”,使得個別缺乏正規性的直播活動肆意開展。如此一來,由于主播缺乏專業的媒體素養培訓,基于任務驅使,必然要順應大眾喜好,忽視媒體人應有的責任[1]。
于新媒體場域內,網絡直播平臺的受歡迎程度直接受相應平臺主播的受歡迎程度影響。基于此,為了促使更多的觀眾觀看直播,多數平臺開始不審核直播內容,縱容存在低俗行為以及大膽言辭的主播,直播不正規的內容,嚴重侵害了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就新媒體場域而言,網絡直播發展速度越快,相應的各種違法以及法律問題也就越多,倘若想要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各種網絡直播法律風險,不僅需要加大對主播的法律約束,也應積極取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并可以促使社會大眾參與政治法治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2]。
首先,社會公眾應建立起自動抵制不正規網絡直播的思想觀念,為建立優良的網絡直播環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第二,應基于網絡參政的方式,積極監督以及管控網絡直播的內容和形式,一旦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應第一時間將其反應給有關部門,有助于降低不良網絡直播造成的消極影響,對凈化網絡直播環境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各有關監督以及管理部門也應注重對網絡直播中的各種不良信息加以嚴格、有效的治理,有針對性地聽取網民的批評和意見,力求可以將社會大眾的美好愿望變為現實,有助于提升網絡直播行政法治的質量。
基于依法治網以及依法治國腳步的逐漸加快,國家及有關部門對網絡直播實施的依法監管質量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有助于更好的建立起滿足人們利益需求的網絡環境。就網絡直播平臺而言,理應重視將法律中禁止的各種內容當做底線,經由合法經營以及令行禁止的方式,銘記各種法律法規,并將其付諸于實際行動,在實施各種直播操作時對其予以自覺遵守,力求將自身的主體責任履行到底。
首先,應對直播前內容的備案要求以及是提高許可證制度加以嚴格規范,針對大規模的平臺來講,想要順利開展各種大型業務,就需要優先取得視聽許可證。其中,于內容備案方面,應促使各平臺依靠正規的內容公平競爭,使得其對平臺的內容實施合理化、有效化設計,并嚴禁其觸碰法律底線。
綜上所述,現如今,由于新媒體的影響,我國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網絡直播紅人備受追捧,這促使網絡直播的規模和范圍大幅度增加,各種問題也隨之涌現出來,基于此,國家及有關部門想要促進網絡直播健康、良好的發展,不僅需要提升加強對其的約束力度,也應建立起建群的管理體系,重視發揮行政法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