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祥祝
(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江蘇 南京 210000)
在規模化養殖企業中,豬氣喘病除了能夠降低豬場的生產成績之外,也是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原發性病原,維護中國養豬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科學防控豬氣喘病已經成為必然。肺內接種豬支原體肺炎(168株)活疫苗是豬場防控豬氣喘病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起效快、保護力強的特點,獲得了廣大養殖企業的高度認可,但肺內接種的免疫方式還是讓很多剛接觸到的從業者心生余悸。該試驗將通過科學的方法評估被接種豬群的健康狀態,以驗證肺內接種免疫方式的臨床安全性。
豬支原體肺炎168株活疫苗。
群體A:封丘縣600頭基礎母豬農牧公司5~15日齡商品仔豬113頭。
群體B:汝南縣1200頭基礎母豬場5~15日齡商品仔豬201頭。
群體C:汝南縣900頭種豬有限公司5~15日齡商品仔豬189頭。
群體An、Bn、Cn:該群體為群體A、B、C大于50頭的對照群體(此群體只作為體溫對比檢查)。
在疫苗接種前首先檢查母豬整體健康狀況及泌乳質量,其次觀察小豬的精神、吮乳狀態、大小便顏色及形態等,確認無異常情況后即可進行疫苗接種。
將疫苗專用稀釋液按每毫升含1頭份的劑量進行稀釋,用疫苗配備的專用注射針頭每頭小豬肺內接種1ml,即1頭份/豬。
試驗組與對照組豬群每次各隨機抽取10頭小豬,在接種疫苗前0h及接種后3h且連續4d在同時段測量直腸溫度(見圖1)。

圖1 各試驗組與對照組豬群平均體溫變化曲線
接種后連續7d觀察試驗群體是否有精神異常(精神萎靡、神經癥狀)、胃腸反應(食欲減退、嘔吐、腹瀉)、呼吸異常(頻數、困難)、皮膚變化(變色、疹斑、脫皮、出血)等不適癥狀或疾病特征,記錄接種后7d內死淘數量并分析原因(見表1和表2)。

表1 接種后7d內出現的不適癥狀或疾病特征仔豬頭數

表2 接種后7d內個群體死淘數量及原因分析
注射后第7日從每個試驗群體剖殺7頭小豬(對組不做剖殺),檢查肺臟是否存在可視組織病變及接種遺痕(見表3)。

表3 接種后第7日剖殺后肺部表現
體溫升高是機體抵御損傷而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由圖1可以看出,3組試驗豬與對照組均表現為正常體溫曲線,說明各組豬沒有因肺內接種而產生炎癥反應,也沒有因接種疫苗而引起過強的排異反應。
外表癥狀與死淘狀況從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肺內接種的安全評價指證,表1證明只有極少量的豬表現有不良癥狀或疾病特征,且根據調查發現均與肺內接種無關,個體用藥后多可康復。由表2數據可知群體A的1頭死亡是出于意外,群體B的1頭淘汰與先天弱仔有關。
通過剖殺試驗豬能夠觀察出肺部是否存在由肺內接種所引起的感染病變或較明顯的創傷遺痕,能夠客觀真實反應肺內接種的安全性。由表3可以看出,仔豬經肺內接種疫苗后7d內,試驗各組肺部均表現正常,未觀察到明顯的眼觀病變。
截至目前,3個豬場應用肺內接種方式免疫疫苗已達6200頭份,均未出現由肺內接種所引起的不良癥狀表現,這表明肺內接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對豬只的健康狀態和肺臟實質沒有明顯影響。
肺內接種具有定位準確、操作簡單、安全高效等特點,是豬氣喘病活疫苗免疫的必要方法。為避免接種事故的發生,讓疫苗效力發揮的更加完全,在操作過程中施術者還有必要注意以下事項:疫苗提供的是對健康豬群的免疫保護,非健康豬群接種請咨詢專業服務人員。每種疫苗的接種方法是科研人員多年探索出來的勞動成果,禁止隨意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