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僑辦經濟科技司司長左志強:“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意味著國家將繼續加大新舊動能轉換。造紙業應大力研究如何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立足可持續發展,從而尋求中國紙業的綠色未來。”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戴維:“以數字化為橋梁,貫通產業上下游,實現單一業態向綜合業態的融合發展,是當前出版印刷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北京市出版印刷行業的數字融合化發展總體較快,新增數字印刷企業呈逐年翻番態勢,截至目前純數字印刷企業達180家,兼具數字印刷經營資質的傳統型印刷企業達31家,數量規模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許多傳統型印刷企業正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創新激發了傳統出版印刷產業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徐建國:“印刷企業應該借助高校的力量,建立起一支頂層設計的團隊,研究未來產業如何發展。具體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一是要積極面對現實。社會在不斷進步,政府管控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我們不應只是討論行業行還是不行,而應從根本上尋求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積極面對現狀,尋求更好的發展;二是要關注、研究行業發展的趨勢、未來和瓶頸。高校教師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為企業介紹國外的市場動向、先進技術,關注環保、知識產權、過度包裝、無序包裝等問題;三是要逐步推動校企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山東魯信天一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和立:“隨著印刷行業的洗牌和各方面監管標準的提高,大浪淘沙中無法適應市場生存的企業會逐漸被淘汰,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正所謂‘不破不立,只有經歷一番淘汰之后,印刷行業才會逐漸建立一種新的供求關系和平衡狀態。”
遼寧大族冠華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智:“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每個地區的印刷企業的數量都會越來越少,而可以剩下來的一定是規模越來越大,擁有更多活源的企業。若要成為最后的贏家,我認為應具備兩個基本要素,一是要對印刷行業的發展有信心,二是企業及企業家要有一定的抗壓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