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自2016年西安市開展城市治理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各級部門迅速開展治污減霾、整治市容環境和城市運行安全等三大項治理工作,加大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以及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并主動參與到城市治理工作中來。通過努力,西安城市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筆者在參與城市一線治理中也發現了一些亟需整改的問題,對于這些現實問題,結合當地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解決方案。
一、城市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行動不積極
西安城市治理工作包括三個方面12項內容,涉及市建委、城市管理局、環保局、市政局、市公安局和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等多個部門,需要各司其職,共同努力。但在實際治理過程中,有些部門對城市治理理解不到位、認識不深刻,思想不重視。在城市專項治理中行動不積極,反應不迅速,甚至推諉扯皮,導致有時不能嚴格落實相關要求。
同時,牽頭部門行動不積極也會嚴重影響城市治理效果,往往出現相關文件、方案等策劃好,落實難的現象。或者出現落實不全,而落實過程中措施單一,方式不多等現象,導致行動不積極,給群眾留下“雷聲大、雨點小”的印象。
(二)城市承載力不斷擴大,硬件設施建設滯后
城市的承載力包括城市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生態系統承載力和基礎設施承載力。西安市承載力不斷擴大的具體表現為:一是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逐年劇增帶來的巨大壓力;二是在全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西安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也受到相應影響;三是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城市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市政和城市家具增設及更新能力亟待提高;五是城市承載力和硬件設施建設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法制化進程緩慢,制度有待細化
目前,西安城市治理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工作需借助法制手段進一步完善。各部門在治污減霾和市容環境治理中存在整治措施欠缺、方式方法單一等現實問題,容易引起管理和執法矛盾升級;在城市運行安全治理中,在隱患排查、檢修維護和督導整改以及人員安排、費用保障、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也亟待完善。對此,城管執法部門應拿出具體辦法,政府應予以立法保障,這樣才能使城市治理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有始有終。
(四)突出問題日益顯現
在治污減霾專項治理中,一些突出問題日益顯露。如城中村油煙污染主管部門職責不明確、渣土“禁運期”各方利益如何協調;在市容環境專項治理中,存在攤販強行占道經營現象、違法建筑強制拆除的執法困難、戶外廣告強拆安全問題、無主圍墻圍擋整治等;在城市運行安全專項治理中,存在巡檢和執法人員不足、維護費用申報程序繁多、缺乏長效城市運行制度和職責分工不明等問題。隨著城市治理工作深入推進,這些問題將日益顯現,亟待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五)突發事件時有抬頭
另外,隨著城市治理工作開展的深入,在各行政牽頭部門工作不斷細化、調整范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城市環境污染事件、暴力抗法事件、安全維穩等突發事件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如何有效地處理好各類突發事件,如何把這些突發事件控制在萌芽狀態,這是對相關部門的嚴峻考驗。
二、解決城市治理問題之對策
(一)提高思想認識、引導公眾積極參與
城市治理關系著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整治關系復雜,治理面廣、治理難度大。各級行政牽頭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從上到下要統一思想認識。各部門要真正做到認識清、標準嚴、落實到位、協調好,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落實到位、履職盡職到位、宣傳引導到位和監督考核到位,嚴格執行城市治理工作標準,從細微入手,達到品質西安建設要求。同時對各級部門的不作為、慢作為現象加強考核,嚴肅處理消極對待、回避問題等行為。
此外,城市治理不是政府部門的獨角戲,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政府要廣泛宣傳,激發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熱情。要積極發揮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定期開展城市治理活動,以社區為主導,引導廣大志愿者、學校師生、廣大群眾、企業和商戶,積極參與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治污減霾治理和城市安全運行工作中。公眾參與所取得的效果會反過來促進城市治理開展,形成良性循環。
(二)注重硬件建設,規范“城市家具”管理
城市硬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同城市規劃步調一致,還要按照城市管理的實際來建設,做到統籌兼顧。
一方面城市硬件建設要符合市、區縣的規劃特色,打造各有特色的街區;另一方面城市硬件建設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城市治理問題,如解決違法停車問題,就應考慮或規劃建立立體停車庫,解決城市市容問題就應統籌規劃和設置垃圾收集箱(煙頭收集器)、公廁改造等。
對“城市家具”要細化管理、服務群眾作用要突出。“城市家具”的設置從服務城市、方便群眾入手,制定統一標準的“城市家具”管理制度,包括設置、維護、廢舊處理等,真正使“城市家具”像家里的家具一樣受到保護。
(三)切實加強依法治理,細化制度建設
依法治理是法治政府的體現,也是城市治理的有力措施。在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治理中,宜適時修改城市容貌標準,對于城市治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調研并給出整改措施,在征求各方意見后制定出長效機制。
目前,西安市結合城管機構改革情況,調整市、區兩級城市管理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同時開展《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修訂調研工作,有力推進依法治理,并將各職能聯合執法的措施進行細化,確保城市治理工作中執法有力、保障有力。在治污減霾工作中,理順環保部門職責,在查處違法行為“勢單力薄”的情況下,如何細化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機制,并以制度建設形式納入政府部門的重要議程,實現進一步保障城市治理工作。
(四)嚴厲打擊突出違法行為
要不斷培養執法骨干,提高執法能力。對城市治理中的突出問題要明確管轄部門,建立行政執法風險評估機制,制定配套的制度,與人民法院建立聯誼制度,在打擊城市治理中突出違法行為的同時,規避執法矛盾和執法風險,樹立執法權威。
如市容環境治理中的“野廣告”整治,要及時聯系城管、公安、房產、電信等部門,密切合作,從“野廣告”的源頭、散發張貼、后續查處等環節入手綜合整治。在違法建筑查處中,探索聯合執法模式,城管局、規劃建設部門、公安部門積極配合執法,在實施強拆違法建筑時,要引入第三方審查和評估,將強制拆除的風險降到最低,也可走人民法院裁定程序,解決違法建筑行政執法問題。
(五)做好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
城市治理工作任務多、工作繁瑣,都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特別注意在工作中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預防要堅持治理風險評估、介入事態控制、減少矛盾沖突和自身安全的原則。
比如在治理流動攤販(違法占道經營)、強制拆除和重大執法活動中,要從專項方案、現場管控、后續法律保障等進行風險防控和評估,積極做好處置預案。在各行政管理單位,建議建立一支輿情監控隊伍,在輿情引導、信息通報和對外公開中發揮作用,盡量減少突發事件的負面影響,避免突發事件事態擴大化。在出現苗頭性事態時,要及時介入并實施控制,減少正面沖突,同時做好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防護。
處置突發事件,應堅持快速反應、現場處置得當、信息暢通、正確輿情引導、善后安撫有序。突發事件發生時要快速反應,主管部門和配合部門要主動介入及時到達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處置措施,加強信息上報,積極接待媒體采訪,如實通報事件起因、采取措施、現場情況,做好輿情引導工作,同時做好善后安撫等工作。
西安城市治理工作內容繁雜、治理面廣、調整面大,需要各級政府和部門努力協作、加強領導、嚴督實查、注重長效。城市管理者應當好“五星級服務員”,轉變工作思路,努力建設“品質西安”,將城市治理工作持續化、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善始善終,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齊短板,努力讓市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
(責任編輯:冷中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