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每年這一天,全中國人都會自發地紀念雷鋒同志、學習雷鋒精神。雷鋒生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表現出的是一個革命戰士、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奮斗的精神。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鋒的精神為基本內涵的、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最完美的結合。
雷鋒同志離開我們半個世紀了,但雷鋒精神并未遠去。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雷鋒精神與我們同行,具有永恒性和普世價值,永遠不會過時。雷鋒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雷鋒精神的特征是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 雷鋒精神的基石忠于黨忠于人民;雷鋒精神的重要內容是甘當革命“螺絲釘”的敬業精神、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等等。正如胡錦濤同志所指出的:“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德,在歷史發展中始終煥發著光彩。”
雷鋒精神根植于中國文化,是在共產主義理想的激勵與社會主義事業的召喚下產生的,生動體現了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體現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的優良品質。具體而言,雷鋒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心系人類未來的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體現了共產黨人勇于探索真理的價值取向和堅定信仰的思想覺悟,體現了共產黨人珍視優良傳統的優秀品質和奮不顧身的革命斗志,體現了共產黨人建設社會主義的執著追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忘我境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崇尚度英雄、見賢思齊的優良傳統。當今社會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多元多變,雷鋒精神仍然代表著社會思想觀念的主流,體現著全體國人的價值追求。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集中體現,五十年來被國人深情贊美、熱情謳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是引導國人樹立高尚道德的需要,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發展的需要。
積跬步以致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河。我們應該像雷鋒同志那樣,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一是對理想信念忠誠,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把黨、人民和國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做任何事情都以黨、人民和國家的利益為重。二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堅持責任重于泰山的原則,刻苦學習,銳意創新,兢兢業業,成為做好本職工作的愛崗敬業的行家里手。三是追求精神的豐富和心靈的富有,為了社會主義事業和人民幸福艱苦奮斗、克勤克儉,盡最大所能去幫助困難群眾,在為群眾分憂解難中體驗助人快樂、奉獻幸福的共產黨人的幸福觀。四是像雷鋒同志那樣,以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深刻反思、堅決糾正私心雜念,追求進步,做到政治上成熟、理論上堅定、思想上清醒、道德上自覺,實踐上執著,永不自滿、永不懈怠。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類生存于各種社會關系之中,正是通過為他人的服務,才真正體現自身的價值。社會越向現代化發展,對人的這種要求就越強烈。”雷鋒精神給國人展示出的那種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是國人永遠追求的目標。日前,在陜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式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際作重要講話稱,要大力培育文明風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扶弱助殘、將心比心、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營造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環境,倡導愛國守信、勤勞質樸、寬厚包容、尚德重禮、務實進取的陜西人精神,彰顯綠色、現代、開放、和諧、奮進的陜西形象??梢娎卒h精神不僅屬于歷史,更屬于現在和將來。
綜上所述,雷鋒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反映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凝聚著全人類共同珍視的時代精神的精華,永遠與時代同行。
作者簡介:張愛麗,寶雞市東風路高級中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