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
摘 要:在初中生數學教育課堂之中,教師要及時地學習新課標中的教學新方法,轉變傳統老舊的教學觀念與教育思想,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學思想;數學方法 數學思想,講的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二者本質上的認知,是對數學規律的一種理性分析與認識;數學方法是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指導其解決數學問題的學習過程。數學思想是數學這一學科的靈魂所在,是向人們展示數學魅力與精髓不可或缺的教學指導核心;數學方法則是數學的一種行為,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數學的過程。
一、深度研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把握數學思想與方法
1.數學新課標的三個層次
在我國實施新課標至今,就明確地將數學思想劃分為三個層次,包括:了解、理解以及會應用。例如:新課標當中規定的“了解”這一數學思想還分為:分類數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思想以及類比思想等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數學思想,其對于學生終身學習是受益匪淺的。因此,我們在實施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僅要讓學生深刻領會數學思想,更要充分地運用數學思想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培養起來,提高學生獨立創新的能力,數學思想的建立還有助于提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很好地掌握新課標,將“了解”“理解”以及“會應用”數學思想的三個層次科學、合理、靈活地運用到數學教學的實踐中去,不應該將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隨意更改,降低教學難度或者是過多地提高教學難度都是不合適的。
2.從“方法”體會“思想”,用“思想”引領“方法”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當中,數學的教學思想與方法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是很難分割的。例如:化歸思想可以說是初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主線,是逐漸從未知向已知、由一般向特殊發展等,在有關數學化歸思想教材當中將許多的教學方法加入進去。通常包括:圖像法、換元法以及配方法等。在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具體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實踐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在這一過程當中,通過老師認真的指導以及學生切身的感悟,慢慢地領會數學思想在生活中的運用。
二、要注意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之間的相互轉化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之上,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都是逐漸地從數學方法的使用中領會數學方法的內涵,反之,也會使用數學思想來對數學方法進行正確的指導。我們在很多數學實踐活動當中發現,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二者是并存的,并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一性。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數學思想的傳播離不開數學方法的運用,數學方法的運用也離不開數學思想的指導。
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解題的方法與步驟就是數學思想具體體現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雖然數學思想在數學教學當中是比較抽象的概念,但是將數學思想具體到實踐數學當中,假如能很好地對學生加以全面的訓練,給予正確的指導,就可以逐漸培養他們形成數學方法應用的一套固有的、科學的思維模式,進而使數學思想獲得進一步的升華,延伸應用方面獲得新的突破,最終達到數學思想跟數學方法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相互依存以及相互轉化。例如:化歸的數學思想就始終貫穿在初中數學的全部課程當中,滲透到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具體表現為:從未知領域到已知領域的一個轉化,從一般到特殊的轉化,問題的局部與整體之間的轉化。在數學教學課堂當中,老師要時刻指導學生把數學思想跟數學方法二者實現緊密結合作為教學的重點,將創新型的數學思維與精神恰當、靈活地滲透到日常的數學教學之中,這樣收獲的教學成果才是最有意義的。
三、遵循認識規律,掌握教學原則,實施創新教育
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學校以及教師為了進一步達到教學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滲透”方法,“了解”思想。處在初中這一學習階段的學生,本身所掌握的知識是比較少的,對于數學思想以及數學方法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是比較薄弱的。所以,數學教師在實施教學當中,只能夠將數學知識作為傳授數學思想的載體,恰當地將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慢慢地滲透到教學課堂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整體的數學水平,結合新課標的要求,使所選擇的數學教學內容適中,避免由于難度過大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反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不僅僅需要教師秉持嚴謹的教學態度,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以及職業素養,還需要教師結合新課標進行不斷的研究與探索,將數學思想與方法慢慢地滲透到數學教學當中,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于數學思想的領悟能力。
參考文獻:
[1]宋立群.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J].學周刊,2017.
[2]陶秀麗.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J].才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