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彬
摘 要:化學實驗課教學在許多教師看來就是對已知結論的操作驗證,既然結論是正確的驗證也只是一個形式,因此對其教學的有效性沒有足夠認識。初三學生面對升學壓力,教師同樣面對升學壓力,因此許多教師為了省下時間來進行復習,沒有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一些教師甚至直接講解實驗,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不會理想,也不利于初三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因此實驗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擺在化學教學中的一大問題。
關鍵詞:初三化學;實驗課教學;有效性
化學實驗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比較多,化學試劑、藥品、實驗器材等等,每一個實驗都需要教師充分準備,一些實驗結束后對實驗器材的清理也比較麻煩,因此教師會將一些復雜的實驗改成講解實驗。還有一些教師帶領學生去做實驗,但是干預過去,提前將實驗步驟、實驗每一步所用的器材怎么使用等等,全部講解給學生,學生在這樣的實驗教學中思想被束縛,完全照本宣科去做。能力得不到發展,而這些教師卻認為學生成績高就是學會了,其實學生沒有掌握到化學實驗課的內涵,并且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喪失了對實驗課的興趣,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改進,實現化學實驗課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初三化學實驗課教學誤區
化學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例如操作能力。這些能力往往是現在學生所缺乏的,但一些教師對實驗能為學生帶來的意義沒有一定認識,只將其意義放在了分數上,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較大誤區。首先,一些教師的思想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阻礙,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更在意的是結果,將過程忽略了。學生體驗不到實驗的內涵與價值。同時,教師為了避免學生操作等方面出現問題,過于細致地講解內容和實驗方法。這樣,給學生留下實驗的時間減少了很多,學生對實驗的探究就受到限制。其次,教師限制了學生的動手機會,許多教師以演示來代替實驗操作,這樣學生就無法自己對實驗進行分析。最后,是一些化學實驗內容問題,初三化學教材中有一些實驗與現實生活有比較大的差距,學生面對這類實驗興趣較低。教師在初三化學實驗課教學中將這些誤區排除,才能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升初三化學實驗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教師實驗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去探究實驗教學的方法,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從自己的實驗教學經驗中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
1.創設實驗情境,激發實驗欲望
情境選取得當在多個學科的教學中都適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實驗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對實驗探究的欲望,是實驗有效性教學的先決條件,例如“燃燒的條件”這一實驗教學中筆者就以情境進行導入,在班級選擇一塊空地布置了一個儲物室火災過后的場景,并請學生扮演“消防員”來分析現場情況。現場標記了哪一位置放置了酒精,哪一位置放置了食鹽溶液。還標志了乒乓球和圖書引燃的時間,請“消防員”按照現場的情況進行記錄。學生觀察情境過后,筆者拋出問題,同樣是著火,為什么每個場所的著火狀態存在差異呢?因為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了觀察,因此他們很感興趣,希望找到其中的答案。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是帶著欲望進行的,探究時會更有條理性也更有效率。從中可以看到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實驗進行探究的欲望,同時還能給學生進行探究的條件,實驗結論的驗證也是化學家們從生活中看到的情況著手驗證的,不是憑空想象的,這種實驗課教學方式可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2.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
雖然我們一直在強調化學實驗要注重操作,但不能忽略有一些化學實驗是不能操作或是不適合在教學中進行操作的,這些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演示,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實驗效果,同時還能從該類實驗的抽象性轉變為直觀性。例如“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置”實驗中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首先學生自己配置了溶液但是不容易判斷出哪個最濃哪個最稀,這時利用多媒體來演示其中學生觀察不到的分子原子結合變化,通過這樣的演示學生可以理解溶液是怎樣形成的,并且可以比較準確分析出哪個溶液最濃,哪個溶液最稀。同時學生對這種比較“神奇”的演示會更有興趣,這樣的實驗教學方法也能實現有效性。
3.重視驗探究與反思
相對于傳統實驗教學,探究式實驗教學更加強調通過自主學習、互動交流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由過去在講臺上“照本宣科”、枯燥地講解實驗或用視頻播放實驗,轉變為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合作探究、得出結論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勇于探索精神,從而提高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如何鑒別食鹽和純堿兩種物質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這兩種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制定多種實驗方案,然后指導學生通過實驗驗證實驗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過對比得出最佳的鑒別方案,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探究,促進學生對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實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反思是教師提高自身綜合實力的必要手段。只有通過反思,才能夠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缺陷與不足。一方面,教學反思能夠有效提高化學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評判與剖析能力。化學教師可以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剖析與糾正,進而提高自身教學的綜合實力和成效。另一方面,教學反思能夠激勵化學教師進行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化學教師要養成教學反思的好習慣,不斷探尋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進而保證有效教學的水準和質量。
4.拓展小實驗
教材中的實驗比較具有代表性,但與生活方面聯系的不夠貼切,許多生活中的小實驗也能證明教材中的一些實驗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拓展一些生活小實驗,讓實驗教學更有效,仍以燃燒的條件為例,在引導學生操作了這一課的課堂實驗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家庭小實驗“燒不壞的手帕”,這個實驗也是證明達不到著火點是不能燃燒的,同時這個實驗比較有趣味性,學生比較喜歡,并且在課后布置一些學生能進行的實驗,學生有更多時間去探究實驗現象和結論,也有助于教師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
初三化學學習的效果會影響學生高中化學以及更高年級的化學學習,實驗教學又是其中的教學重點,因此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逐漸提升化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方風華.初三化學實驗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策初探[J].金田,2015,39(5):230.
[2]黃穎.農村初中化學實驗課教學淺談[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77(11):28.